为了大致匡算出郑百文股票的理论价位,以便给我们观察当下人们提出的各种价值尺度建立一个比较的标杆,笔者针对前述的两个困难提出一些假定,以减少计算中的变量,并简化计算过程。这些假定是:
(1)郑百文未来年度的盈利是稳定而持续性的;
(2)全部收益都用于发放股利。
这两个假定使我们能够用收益现值法代替股利现值法。
(3)鉴于市场惯例是将ST公司的非流通股定价为流通股的8 %,而郑百文的非流通股股数比流通股股数少1成半,因此郑百文的非流通股的价值占不到郑百文全部股份价值的6.3%。(注:郑百文流通股股数为10710万股,非流通股股数为9048万股。如果依照市场惯例将非流通股赋值为流通股的8%,则非流通股的总价值与全部股份的价值之比可以计算如下:(9048×8 %)/(10710+9048×8%)=6.3%。)这样小的数值令我们可以忽略非流通股,而将郑百文的全部价值都赋予流通股。
在上述假定的基础上,郑百文股票的价值为未来年度每股收益的贴现值之和。这样,我们可以借用前述的评估三联商社资产价值的收益现值法来计算。(注:这里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三联重组郑百文成功,由于三联商社是郑百文唯一的资产,因此郑百文股票的前景实际上就是三联商社的盈利前景;因此郑百文股票的价值与对三联商社的计价密不可分。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盈利预测、贴现率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没有更好的方式确定郑百文未来财务数据的情形下,暂且按照前面的分析思路,接受张继升先生的判断,即三联商社能稳定地带来每年3000万元的收益。以郑百文近 2亿股的基数,每股收益大体在0.15元左右。进一步按照张继升先生建议的5%的贴现率,郑百文股票的平均价值应当在3元钱/股左右。
如果不计非流通股,将郑百文的全部价值赋予流通股,则以郑百文1亿股左右的流通股为基数,每股收益增为0.30元。在20倍的市盈率下,郑百文流通股的理论价值在6元左右。而郑百文取得的近1亿元股份(包括5000股流通股)的价值大概在3亿元左右。 (注:上述计算方法存在的明显缺陷是虚增了流通股的理论价值。虚增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用每股收益替代了每股股利,二是将非流通股的价值全部赋予了流通股。这也就意味着,郑百文流通股的理论价值实际上要小于6 元。不过, 计算理论价位的目的仅仅是为分析股票市价建立一个理论上的参照,因此,基于下面两个理由,这一缺陷的后果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第一,我国股市目前较强的投机性,往往导致股票市价远远高于理论价位。因此,如果从观察市价是否合理的角度来看,我们这里计算的理论价位高于真正的理论价位,只会在一定意义上淡化市价的非理性色彩,而不会造成对市价的不公平的衡量。第二,理论价值是建立在假设与判断基础上,它从来都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而可能是一个区间。只要我们时刻意识到其缺陷,它就不会影响我们运用它来进行证券分析时所做的判断。参见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海南出版社,1999年,页4—10。)
3.2郑百文股票未来的市价
股票的理论价位反映了股票的内在价值,它通常会在股票市价上反映出来。不过,在当下的中国证券市场中,人们似乎对用技术性方法确定股票的理论价值并不感兴趣,而是关注于市场上同行业股票的价格水平。张继升曾承诺,重组后的郑百文股价不会低于沪深商业概念股 15.13元元的水平。(注:“三联老总:重组后郑百文股价不低于15.13元 ”,《北京青年报》2001年1月4日。转引自《中国证券报》网站, http:// www.cs.com.cn/csnews/articles/286 59385.htm,2001年3月5日访问。)可惜作为参照系的沪深商业概念股并不买张继升的帐,除华联商厦在12元左右外,王府井、西单商场等大盘商业股都在9元左右波动。(注:余磊:“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中国证券》2001年2月9日。转引自《中国证券报》网站,http://www.cs. com. cn/ csnews/articles/303 63755.htm,2001年3月5日访问。)
令人不解的是,市场人士虽然对张继升表白“每年可以带来3000万元净利的三联商社是一只会下蛋的母鸡”冷潮热讽,但却似乎并不质疑张继升对未来郑百文股价的承诺,尽管并没有什么业绩因素足以支持15.13元的高位。相反,市场似乎也普遍预期其在13元~15元水平,并依据这一预测,展望三联将5000万股流通股全数抛出,大举收获6.5~7.5亿元现金的前景,难以抑制对三联的愤愤不平之情。因为,这样一来,三联重组郑百文不仅是零成本,更确切地说是占了个大便宜。(注:“郑百文重组三问”,载《财经时报》2001年2月7日。)
导致人们漠视股票的内在价值,而仅仅关注股票的市场表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三联对流通股的“志在必得”。张继升先生有本意或许是通过缩股,让投资者交点学费,或许是为了开辟向信达支付现金的渠道,(注:从重组方案看,三联支付给信达3亿元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而其获得的流通股也是分批解除锁定,进入二级市场交易。由此可见,至少在三联自己的安排下,获得流通股是为了变现,而变现是为了向信达履行付款义务,这样就可以实质性地减少三联需要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现金信达的数额。毕竟,3亿元的现金对于三联这家资产虽有50多亿,但净利润尚不到5000万元的企业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他将取得5000万股流通股作为重组郑百文的底线,却犯了众怒,让人怀疑其重组不过是为将来炒作谋利埋下伏笔,也使重组四方给三联涂抹的“战略投资者”的形象失却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