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证据规则的合理例外主要有:不能以其他方式表达的例外,如有关听觉和嗅觉的问题、感情问题、车辆速度等,证人可以陈述自己的评价和判断。在英美法系国家,专家证言(相当于我国的鉴定结论)也被归入意见证据规则的例外。应当注意,对于这两个例外,都允许提出反证[1](P.199-200)[29](P.683-690)。
6.直接规则
直接规则是指证据材料必须经过直接审理才能被采纳为判决的证据,凡是不能以直接审理方法进行调查核实的证据材料不具有可采性[3](P.383)。该规则强调的是作为判决的证据必须能够由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质证。
7.补强证据规则
补强证据规则,是指某一个证据材料只有在其他证据佐证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本案的证据。作为佐证的证据必须是独立的和充分的,并与待证事实有一定的关联性。派生证据只有在其他证据的佐证下,才能作为定案证据。证明力弱的证据必须有其他证据的佐证,从而证据必须具有一定的数量,才可作出裁判。该规则在只有刑事被告人自白的情形下意义更大。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对于当事人一方的真实自认,在确认其真实时,法院则应当据此作出判决。
8.豁免规则
根据法治的精神和原则,实现真实并非是诉讼证明的唯一目的,由于诉讼证明可能对社会和个人作出不良侵害,因此有必要将诉讼证明限制在合理的限度之内。因此,往往禁止某些证据的提出和采用,即豁免规则,又称特权规则。在国外,其具体情况主要有:(1)律师――当事人的特免权;(2)医生――病人的特免权;(3)夫――妻的特免权;(4)国家秘密;(5)商业秘密;(6)新闻信息来源,等等。当然,这些豁免都有着例外。国外的豁免规则很值得我国借鉴。
【参考文献】[1] 江 伟.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 [美]乔恩·R·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3] 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4] 沈达明.英美证据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 [5] 陈朴生.刑事证据法[M].台北:三民书局,1979. [6] 江 伟、刘荣军.民事诉讼程序保障的制度基础[J].中国法学,1997(3). [7] 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8] [日] 松尾浩也.
刑事诉讼法(上)[M].东京:弘文堂,1997. [9] 沈达明. 比较
民事诉讼法初论(上)[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 [10] 英国大百科全书(第15版)[Z].Evidence,law of. [11]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诉讼法[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1. [12] 王亚新.民事诉讼与发现真实[J].清华法律评论,1998(1). [13] 朱苏力、张志铭、贺卫方.关于司法改革的对话[J].公共论丛,1996(2). [14]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 [J].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4. [15] 王亚新.论民事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J].中国社会科学,1994(1). [16] 左卫民、陈 刚.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法理与反思[J]. 清华法律评论,1998(1). [17] 骆永家.民事举证责任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18] 齐树洁、吴旭莉.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证据制度的完善[J].诉讼法论丛[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 [19] Wright&Graham.Federal Practice and Produce:Evidence.§5122. [20] Edmund M.Morgan.证据法之基本问题[M].李学灯译.台北:世界书局,1982. [21] 陈刚.美国证明责任法理序说[J].诉讼法论丛[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 [22] 陈荣宗.举证责任分配与民事程序法[M].台北:三民书局有限公司,1984. [23] [德]汉斯·普维庭.现代证明责任问题[M].吴越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4] 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25] 谭兵.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26] Ronald J.Allen,Richard B.Kuhns:A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Evidence;Text,Problem,and Case,Little ,Brown and Company(Canada) Limited ,1989. [27] 张卫平、陈 刚.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8] 李心鉴.刑事诉讼构造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29] Mueller and Kirkpatrick :Evidence under the Rules, (second editi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3. [30] John Peysner:Hearsay is dead! Love live hearsa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idence and Proof,Volume2,Number4, Blackstone Press Ltd,1998. [31] 王以真.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