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从刑罚效益的函数关系寻求最佳刑量点

  结 语
  通过分析,刑量与刑罚效益的函数关系也象药理学中的药量与药效的函数关系,即都呈S形曲线。曲线的上方最凸部所对的横坐标即为最佳刑罚量,该最佳刑量点为:。式中q为罪量,b为刑罪配比系数,c为另一个参数。最佳刑量概括起来说就是等于罪量q乘以一个特定的系数,这个特定系数可以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计算得出后下发到各地审判机关。将式(4)的最佳刑量点公式代入刑罚效益函数关系式(3),可知最佳刑量点的刑罚效益为89.5%,这个数字距100%还有一定的差距,剩余的10%左右正是“刑罚作为控制犯罪的一种手段,其作用是极其有限度的,将消灭犯罪作为刑罚目的,是对刑罚期望值过高的表现。”[19]另外一个点q(c+1)/b也值得考虑作为比较理想的刑量点。为了防止出现重刑现象,也可以考虑撇开刑罚效益的“理想化”,着重于各罪之间的刑罚效益“统一化”,选用刑罚效益低的刑量点,如50%等的刑量点。
  影响犯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刑罚只是其中之一。另外,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文化的、教育的、道德的、宗教的等刑罚之外的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犯罪率的升降,本文的刑罚效益函数关系式对这些因素都已加以考虑,综合地涵盖在关系式的参数中。
  由于缺乏大量的实证资料,本文的刑量点理论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注释】作者简介:汤治洲,工作单位系云南省耿马县公安局。 马骊华,云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1] 保尔·拉法格等著,马集译:《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7页。此处引自赵廷光,《量刑公正实证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1页。
[2] 参见白建军的 “同案同判的宪政意义及其实证研究”,收录于刘家琛主编的《当代刑罚价值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第374页。
[3] 赵廷光,《量刑公正实证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41页。
[4] 原引自赵国强:“我国刑罚改革的理论探讨”,载《法学》1989年第7期,第6页。此处引自刘家琛主编的《当代刑罚价值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第120页。
[5] 翟步高:《论我国的刑罚改革与刑罚效益》,载《浙江大学学报》1992年版,第6卷第1期。此处引自赵秉志主编,《刑罚总论问题探索》,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9月,第53页。
[6] 白建军:“犯罪轻重的量化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此处参考收录在法苑精萃编委会《中国刑法学精萃》(2004年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16页。
[7] 赵廷光,《量刑公正实证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472页。
[8] 白建军著,《罪刑均衡实证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49页。
[9] 赵廷光,《量刑公正实证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5页。
[10] 李家泰主编,《临床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5月,第179页。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