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刑法的经济解释与
刑法的道德解释和政治解释并驾齐驱,构成当代西方刑法学的三种显著的
刑法理论。用“交易/成本/收益、损失/查获惩罚几率/赔偿、预防成本/损失/几率”取代犯罪人“道德上可谴责的行为”和政治社会的“权力和惩罚”,
刑法的经济解释与正统的政治解释和道德解释区别开来。不同的地方在于,
刑法的道德解释和政治解释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而波斯纳的经济学理论只能够较好地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个问题上,波斯纳的理论必定只能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只有在完整的自由交易的资本社会中,交易成本才为最低,
刑法由此可以产生最大的效益。
3,
刑法的经济分析并不能够解释
刑法所有的现象。在涉及财产交易犯罪的地方,
刑法经济学可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明,与
刑法的政治解释和道德解释也不存在着截然地冲突;而在非财产交易犯罪的地方,
刑法经济学试图扩展传统经济学予以解释,但是说服力略显不足,同时也与
刑法的道德解释发生直接的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说,
刑法经济学给了我们一个看待
刑法的新的视角,并没有给我们一个自足的
刑法理论体系和充分的分析工具。
【注释】本文的写作得到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律与比较法研究中心的资助,特此鸣谢。
Posner, An Economic Theory of The Criminal Law, 1193 Columbia Law Review 85(1985).
这一提法直接借鉴于胡萨克的《
刑法哲学》(谢望原译,第5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他认为,美国刑法的正统理论是
刑法的一种政治与道德解释。从思想渊源上看,他追溯到古典刑事学派与功利主义(参见其《
刑法哲学》第一章)。从
刑法思想史的角度看,贝卡利亚、康德,以及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罗尔斯、德沃金及弗莱彻都遵循了
刑法的道德主义观;而边沁、霍姆斯、波斯纳之类的法学家都对
刑法道德主义持批判的态度,他们对
刑法的功利主义解释、实用主义解释和经济学的解释,也深深地影响了西方
刑法思想,我们可以称之为
刑法上的反道德主义,或者说一种反个人主义道德观的社群“新”道德主义。至于
刑法的政治解释,我们可以从菲利的实证主义、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刑法学和美国霍维茨等人的批判法学中找到。
胡萨《
刑法哲学》第10-23页,此外,作者还列举了“因果关系”、“辩护”和“证据”。
庞德《法律史解释》曹玉堂等译,第88-90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
菲利有时候也被称之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经济社会状况是犯罪的一个因素。“人之所以犯罪,并不因为他要犯罪,而是由于他处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之下,罪恶的种子得以在这种条件下发芽、生长。”,并参见中文版翻译者郭建安对菲利的评论,菲利《实证派犯罪学》,第17-22页,第171-182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参见庞德《法律史解释》第89页。
参见多斯《从结构主义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下册)对阿尔都塞理论的评介,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参见朱景文主编《对西方法律传统的挑战——美国批判法律研究运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评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第二章第一节注释1和2,第33页;Posner, An Economic Theory of The Criminal Law, 1193 Columbia Law Review 85(1985).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第37-38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第119页。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第57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第225页。
边沁《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孙力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27页。
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2年,第293页,
Richard A. Posner, An Economic Theory of the Criminal Law, P1230. 以下该论文的引用只注页码。
这里波斯纳只是随意性地做出数字说明,他隐含地区分了当事人的主观价值和市场的客观价格,因为主观价值难以确定,所以损失数应该参考市场价格。另外一位知名的法律经济学者卡拉布雷西提出了另外一条思路,可作参考。他区分了“权利规则、责任规则和不可让与规则”,权利规则是资源配置的规则,在此规则下,双方当事人有着自己的主观估价;责任规则是出现交易或者发生侵权时的客观估价,由于当事人主观估价不同,因此,在此规则下,应该求诸于市场客观价格。卡拉布雷西《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不可让与性——一个权威的视角》明辉译,《哈佛法律评论·侵权法学精粹》第275-324页,法律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