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评析波斯纳的《刑法经济学理论》

评析波斯纳的《刑法经济学理论》


徐爱国


【全文】
  主题
  波斯纳的刑法思想散见于其繁多的著作和论文之中,比较集中的是他的法律经济学教科书《法律的经济分析》第7章“刑法”和《正义经济学》第7章第6节“刑法”及第8章“报应刑以及一些相关的惩罚概念”。完整表达了他的刑法经济学理论,则是他1985年发表在《哥伦比亚法律评论》上的《刑法经济学理论》 。本文就是以这篇学术论文为中心,适当参照他的相关理论,归纳和适当评论波斯纳的刑法经济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将该理论与西方刑法的道德理论和政治学理论比照,从而发现刑法经济学在西方刑法思想史中的得与失。
  一、刑法经济学解释的两套思路
  我们一般把贝卡利亚的《犯罪与刑罚》视为现代刑法学的起点,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可以说,西方社会有着一套占主流的刑法理念,这个理念我们可以称之为“正统刑法理论” 。这套正统的刑法理论以如下的刑法命题得以支撑:法无明文不为罪、犯罪表现为外部的有形的和客观的行为、无犯意不为罪、犯罪行为与犯罪意图之主客观统一、危害性等等。 其中,罪刑法定与危害性是政治社会对犯罪的一种评价,我们可以理解成刑法的一种政治因素;而犯罪表现为外部的有形的和客观的行为、无犯意不为罪、犯罪行为与犯罪意图之主客观统一,则是考察犯罪人个体的行为性质。按照这个理论,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实质上是要考察犯罪人是否将其可谴责的主观罪恶付之于实践。从这个角度讲,正统刑法理论的核心在于政治社会对犯罪人道德的一种否定性的评价,是刑法政治解释与道德解释的一个合体。
  波斯纳的刑法经济分析,与正统刑法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完全采用了一种不同的视角,他不再考察刑法的道德层面,不太重视刑法的政治层面,而是考察刑法的经济意义。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刑法的经济学解释存在着两套不同的思路。其一,继19世纪法律的生物学和人类学解释之后,法律的经济学解释得以产生。这种理论以我们熟知的政治经济学来解释法律的现象,刑法是特定经济关系下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不同的经济关系产生不同类型的法律制度,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将自己的意志制定成法律,法律是主权者或者说统治阶级推行其利益的工具。这种理论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为起点,以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标志 。在19世纪最后10年,这种理论盛行于德国和意大利 ,在20世纪前十年的罗斯福年代,这种理论在美国也盛行一时 。由于这套理论以政治经济学为解释的根据,法律的解释最终以“政治的”解释取代了“经济的”解释,在欧洲,结构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延续了这种方法 ,而在美国,批判法学运动则直接将法律解释成了政治 。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刑法的这种解释,与其说是经济解释,不如说是政治的解释,因此不是本文想要讨论的问题。
  其二,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等新经济学逐渐渗透到了法律学领域,学者们以供求—价格关系的假定、经济理性人的最低成本—最高收益假定和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假说等解释法律的现象。法律的这种解释源于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和卡拉布雷西的《关于风险分配和侵权法的一些思考》,而在刑法领域则追溯到贝克的《犯罪与刑罚:一个经济学的路径》。 这种刑法的经济分析,思想的渊源不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而是贝卡利亚和边沁。贝卡利亚说,每一个人的气质都与其体质和感觉相关,刑讯的结局正体现着个人气质的计算状况。因此,一位数学家会比一个法官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他根据一个无辜者筋骨的承受力和皮肉的敏感度,计算出会使他认罪的痛苦量。 他认为,从全面计量生活的幸福和灾难来讲,立法是一门技术,它引导人们去享受最大限度的幸福,或者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们可能遭遇的不幸。 边沁则说,人类受制于“苦”与“乐”的统治 ,盗窃行为是否是一种犯罪,就要看盗窃行为带来的苦与乐的比例。苦大于乐,该行为就是一种犯罪;乐大于苦,该行为就不是一种犯罪。因此,“惩罚之值在任何情况下,皆须不小于足以超过罪过收益之值” ,尽管犯罪能获得很大的快乐,但是,惩罚所造成的痛苦超过实施犯罪获得的快乐。 正是这种蕴涵在功利主义之中的苦与乐计算和罪与罚计算,启迪了经济分析法学的基本思考方向,当经济学大举进攻人文社会科学的时候,刑法的经济学才得以产生。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