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  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司考题库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 案例趋势 |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吉林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印发《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的通知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违法所得的1000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违法所得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

  处罚标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吊销许可证。

  4、特别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给劳动者造成严重损害,社会影响恶劣的。

  处罚标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吊销许可证。

  十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有第(一)项、第(二)项或者第(三)项规定的行为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无理抗拒、阻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以单位负责人不在为由,且不委托相关责任人配合监察,并未能提供令人信服的正当理由等情形。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以单位负责人不在为由,且不委托相关责任人配合监察,并未能提供令人信服的正当理由两次以上的;(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下达询问通知书后无正当理由仍不接受询问的;(三)阻止监察人员进入用人单位现场进行调查取证的;(四)其他无理抗拒、阻挠劳动保障监察较重的违法情形。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以威胁、暴力、谩骂等方式抗拒、阻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规定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处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十四、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有第(一)项、第(二)项或者第(三)项规定的行为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二)不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要求报送书面材料,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不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要求报送书面材料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不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要求报送书面材料,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不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要求报送书面材料,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并隐匿、毁灭证据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处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十五、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有第(一)项、第(二)项或者第(三)项规定的行为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三)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拒不履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的”。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拒不履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拒不履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影响劳动保障部门工作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拒不履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处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失业保险条例
(1998年12月26日国务院第11次常务会议通过,1999年1月22日起施行。)

  《失业保险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失业保险条例》第二十八条:“不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骗取失业保险金和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责令退还;情节严重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骗取失业保险金和其他失业保险待遇2000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责令退还。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骗取失业保险金和其他失业保险待遇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骗取失业保险金和其他失业保险待遇5000元以上的。

  处罚标准: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工伤保险条例
(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一、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行政处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