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  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司考题库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 案例趋势 |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吉林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印发《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的通知


  处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七)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的”。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5天以下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未成年工每人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5天以上10天以下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未成年工每人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10天以上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未成年工每人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八、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八项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八)未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未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2人以下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未成年工每人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未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2人以上5人以下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未成年工每人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未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5人以上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未成年工每人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九、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用人单位未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的。

  处罚标准:警告,并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超过36小时不超过60小时的。

  处罚标准:警告,并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200元以上4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延长工作时间每日超过3小时,每月超过60小时的。

  处罚标准:警告,并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4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5000元以下或者瞒报职工人数占应申报总数5%以下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1.5倍以下的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或者瞒报职工人数占应申报总数5%以上10%以下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5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或者瞒报职工人数占应申报总数10%以上15%以下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2倍以上2.5倍以下的罚款。

  4、特别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20000元以上或者瞒报职工人数占应申报总数15%以上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2.5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十一、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000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1.5倍以下的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1.5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000元以上8000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2.5倍以下的罚款。

  4、特别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000元以上的。

  处罚标准: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十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