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狭义的主观性是指不能超出自我性的精神;广义的主观性指人类不能走向客观外在世界的精神。人们赞同广义的主观性,但是它却把世界二元化,对立起来。实际上,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都是极端的假设,不同的参照产生不同的世界观,但世界观是等价的,因为他们在自身的参照系之内都可以是正确的、符合逻辑的、可以自圆其说的。我们把这个观念叫做相对世界观。这种相对世界观是一种四维世界观,因为它引入了关于时间相对性概念,时间不仅不是绝对的,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三维结构组成的整体的动态形态;另外,它把空间又绝对化了,引入空间质点(有内能的场)的概念,这样,三维时间和一维空间构成生命式的存在,构成四维人-世界整体不在场的场在结构。用逻辑的语言说,这时“三假一真”思维。传统辩证法一分为二的思维,是平面思维,没有看到存在的不在场场在,缺乏整体观,没有形成空间思维,第三维抽象就是独立的中场,正、反、中三维存在。这种三维存在完全离不开主体这个客观,或者说没有主体精神的作用,就没有现实世界。在这种思维结构中,空间是相对的(物质可变),时间是绝对的(不变性)。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构成人-世界整体在场的场在结构。用逻辑语言说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三真一假”思维。总之,四维思维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我们的常识思维了。
在四维世界观的思想中,四维世界是四维时-空互相转化的世界,是“三真一假”和“三假一真”两种结构组成的整体关系以及互相转化的场在世界。也就是说,“三真一假”和“三假一真”可以互相反演,是存有整体之系统的不同方面。
非矛盾的“三真一假”逻辑关系是意识的内在性、绝对性,精神空间运动化、整体化,意识时间静止;无矛盾“三假一真”逻辑关系是精神超越意识的内在性,意识时间整体化、运动化,精神空间静止。这样就有了关于两个具体的不在场和在场的场在的四维逻辑规律:
(1)三真一假律:三维空间-一维时间,想像,形象,小象,德性,虚无,德性,在场的场在,是意识绝对自明性现象。
(2)三假一真律:三维时间-一维空间,象思维,无像,大象,乌有,道性,不在场的场在,精神的绝对自由现象。
2、道德不变律(绝对同一律)
道学的后来发展形式为太极学说,所谓的太极之“道”,就是绝对同一的“道”场在,也可以认为是尚未分化的人-世界场域,它是“无、有”一体化的整体场在,这个场在是世界的基础和本源,也是一切人识得以发生的真质存有的支持。在这个思想中,一切具体的“有”、“无”都是相对的,只有那不变的“道”,或者“太极”才是绝对的。进一步说,这里的“无”,即是指“道”是“无”,“道”是无名的、不可言说的,所谓的求“道”即是实现那忘我、无我的那个过程。所以我们还可以说,人-世界整体场在在“无、有”之间,它的中间状态是不能完全确定的,但却是遵循不变的“道德”逻辑的存有。也就是说,我们的四维世界不变,“道德”也不变,反之亦然。人的意识是自我化的主体性的自明性的绝对意识,或者是绝对的身心合一现象,模糊存在-无意识-意识整体同一的状态,而非对所谓外在的客观实在的反映性的相对性仪式。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人应该“自然无为”,或者超越现实而达于不朽。总之,同一性既是现实的、又是绝对的。所谓的“无为”,是指人的行为的绝对合“道”性,完全遵循“自然”(合一的)规律,不假人为;是指至高无上的“道”是完全绝对不变的场在;是指万物皆有“道”,万物齐一,真质无差别的世界。正因为“道德”不变,所以人要“无为”。“自然无为”也是“道德不变律”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所谓绝对自命性的意识,就是指意识的本体实在性,它和存在的同一性、同态性、同质性。认识就是意识现象,真理就是意识现象,本质与真理直接合一达到无差别状态。这种状态只有在不变的道德场域中才能发生。它反过来也说明道德不变律的真实性、可靠性、逻辑性。一句话,道德不变律是绝对同一律的支持依据,超越了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却也不是辩证法的统一律,是实在的而不是形式的同一律。
3、物极必反律(绝对变化律)
“无”不是虚无,是对存在的过去、未来和现实的整合,是人的潜能开发的体现,是不在场的场在。它可以使无序变为有序,还可以对人本身产生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无”是“有”的本源,“无-有”一体的整体才是人的真质所在。人从“无”中来,还要回到“无”中去。“有”之动,“无”之静,遵循动极生静,静极生动的运动规律。绝对的“无”,相对的“有”, 互为一体, 二者相互转化,“无-有”整体守恒不变,通过“反存在”使“无-有”在两极之间完成一种相互循环转化的现象生生不息,周流不止,在绝对地运动着。这种存在—存在者(无-有)整体的生命那般的生死式的大循环,就是我们所说的“物极必反律”。
4、系统协变律(相对同一律)
我们的世界是人-天一体的开放系统,“天”是真质,个体的人以及人类都不过是万物之一现象,个人可以与“天”之精微相通、和谐、乃至互相转化,“天人合一”观念就是这种相对绝对的同一性现象的表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协变律。
我们通常所说的统一,如果没有“天道”这样的相对同一性的存有场在的支持,就只能仍然是简单化的、空洞的、形式的、粗暴的方法,这正是传统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思维的最大局限性。所以,即使是实证哲学也反对这种统一,认为它是僵化的、教条的、不实际的。但是实证哲学所说的实际性却又是片面的、局部的、强硬的,不是融合、协调的,因为主体不可能在与客体没有统一和同一性的基础上达到对客体的绝对征服(认识是虚假的,不可知的),这种认识本身是不可靠的,尤其是在人际关系中更是如此。
我们认为,完全对立与绝对同一都意味着存有的消亡,属于其非常态,不为人所求。所以,只有系统整体的运动才是真正的、绝对的运动,这种运动就是系统的协变,就是保持相对同一性的绝对的变化,是真正的实质的量变。
三 现象学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