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胡塞尔的现象学一时成为显学。胡塞尔现象学提出解决“自我”与“他人”的新思路,就是“主体间性”(Intersubjektivitaet)。现象学是为了给知识论寻求一个更可靠的、先验的基础,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上,胡塞尔认为意识活动的对象(noema)是由意识活动(noesis)构成的,即没有离开意识的客体和世界,一切都只存在于意识之内。“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即意识总是在构造着它的对象和客体。[22]胡塞尔意图解决主客二分的难题,但“意识”是指谁的意识,是“我的”还是“我们的”?现象学如何避开唯我论?
胡塞尔为回避康德式的主观先验论,也提出了他人的问题。知识的客观性是指:一项对我有效的东西,只有对“我们”有效时才是客观的。[23]胡塞尔指出,世界不仅是由我的先验意识构成的,同时也是由别的先验意识构成的,“他人”的出现否定了意识的孤独性,也因此否定了唯我论。多个意识的并存就是“主体间性”。[24]一个意识如何确认别的意识呢?胡塞尔以“移情(empathy)说”进行解释:当我看到别人的身体和行为与自己的身体和行为相似的时候,自我意识总是与自我身体相伴随,从而产生他我的意识与他我的身体相伴随的联想,如此获得对他我意识的确信。[25]然而胡塞尔与黑格尔同样面临的问题就是“他我”与“自我”分裂之后,无论以什么办法弥补其中的裂缝都是于事无补。所谓“主体间性”,首先是肯定“主体”和“自我意识”,然后再有主体的联系,可见胡塞尔仍然在人本主义的主体性哲学范式中打转。
20世纪的哲学据称是“三H”(Hegel黑格尔,Hussel胡塞尔,Heidegger海德格尔)的时代。人本主义在胡塞尔和尼采那里走到了尽头,接下来就是海德格尔在人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四
海德格尔在早期的奠基性著作《存在与时间》[26]中开创了一种“人学”观的转向。
首先海德格尔从批判西方形而上学入手。他认为传统的人本主义哲学从两个方面定义“人”:其一,人是理性的动物;其二,基督教认为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这就把人理解成一种“现成存在”,即将人固定化、本质化、实体化,历数近代哲学上我思、意识、主体、理性都是一样的人的模式。[27]海德格尔认为人这种“存在者”(或存在物)与其他的东西不同之处在于,人不能象定义物体一样来定义,对于物体可以说它“是什么”,但对于人不能说他“是什么”。因为人有主动性,能够感悟万物的存在,能够改造自身和世界,因此人不是“什么”,而只能说人“去-是”或“去-存在”(Zu-sein)。海德格尔借用“此在”(Dasein)一词来指代被形而上学污染过的“人”。他所说的此在(人),是一种非本质的定义,一种过程性的思维。“我们用此在这个名称来指称这个存在者(人),并不表达他是什么(如桌子、椅子、树),而是(表达他怎样去是)表达其存在”。[28]也就是说,此在是什么永远有待于他去是、有待于他将来是什么。普通的物体是“现成存在”、“本质存在”,是定型化的东西,而此在则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因为此在有选择性。
此在如何去是、去存在呢?如何在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呢?即此在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呢?笔者根据《存在与时间》里的若干段落来解读海德格尔的“此在”观点。
首先应该明白海德格尔与传统哲学主客二元的认识论是不同的,此在与世界、与物的源始关系被他重新发现。海德格尔批判传统人本主义关于主体与世界的思维模式,将人与物的关系仅仅看作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关系,即人与世界被定位为一种知识论上的关系。不论是理性主义还是经验主义,都把人类的心灵当作一面映射客观世界的镜子(罗蒂语),认识活动的目的就是使人的心灵最大地符合外部的客观世界。这就是起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论的“真理符合论”,即真理是人类的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完全符合同一,意识与存在的统一。而事实上并不存在先于人的认识存在的世界和客体本身(理念世界),人类在认识的同时也构造了认识的对象。镜式哲学认识论这种逻辑上的错误的导致了主-客分离,人-世界的分裂,主体在这样的认识论中就取得了优越的地位。海德格尔指出,如今人们习以为常的把认识当作“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而这种看法所包含的真理却是空洞的。[29]
海德格尔认为,人(此在)与世界的本真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此在与世界并不是先分裂,再弥合,毋宁说“此在总已经在世界之中”,世界也总是此在所属的世界。人们一般都把世界当作“物”,进一步追问就碰上了“物性”和“实在”,笛卡儿就从这里发现了事物的“广延性”。这样的世界是“认识论化”的世界,是站在外部被“凝视”的世界。[30]而海德格尔以现象学的眼光,从事情本身出发,看到此在与世界内的诸存在者(桌子、椅子、树)是“打交道”的关系,即此在总是在制作、使用工具中与用具发生关系,通过用具与世界打交道,而不是先认识后实践。此在通过用具与世界发生的关系被称为“操劳”,这种“使用用具状态”被称为“上手状态”,“上手的东西根本不是从理论上来把握的”。[31]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