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用了与财务公司的业务规模、发展速度、复杂性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能为相关岗位提供及时、有效的管理信息;
3.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测试,并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
4.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数据对接,并达到实时监控各项监管指标的水平。
二、经营状况评价
主要从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市场风险、盈利能力、流动性和服务水平六个方面评价财务公司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果。
(一)资本充足性评价
1.定量指标:
资本充足率
2.定性因素:
(1)资本充足率保持适当水平,满足以下要求:
净资产大于注册资本;
连续两年未出现资本不足的情况;
资本充足水平可适应资产正常增长的需要;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资本得以较充分的运用;
资本的增长不以扩大非主营业务为目的。
(2)资本充足率日常管理:
业务发展计划充分考虑资本充足水平和经济资本约束;
日常经营管理中持续监测资本充足水平并有相关记录;
建立维持适当资本充足水平的机制。
(3)资本补充机制:
利润分配制度有利于财务公司的自我积累和持续发展;
有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资本补充计划;
在资本不足时有切实可行的应急补充安排。
(二)资产质量评价
1.定量指标:
不良资产率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不良贷款率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担保比例
2.定性因素:
(1)资产风险分类准确,偏离度较低,偏离情况能够得以及时纠正;
(2)不良资产的处置措施有力,不良资产持续减少,资产质量趋好;
(3)实行综合授信管理,单一客户的授信集中度维持合理水平,风险可控。
(三)市场风险评价
1.定量指标:
短期投资比例
长期投资比例
利率风险敏感度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2.定性因素:
(1)正确划分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做好分类管理和限额管理;
(2)具备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类市场风险的技术手段;
(3)自营投资和受托投资分户管理、分账核算、运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