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化系统
文化系统不是企业内的文化娱乐活动,而是指企业的文化心理,即对法制的价值观认同。法治的实现,需要价值观的认同,否则不但运行成本甚巨,且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公司治理所认同的,必须是先进的法治文化。当前国资主导的公司治理中存在严重的“等级文化”、“政治文化”,民间资本主导的公司治理中也普遍存在着“小农文化”,这都是与法治文化背道而驰,应予剔除的。
文化系统的建设要求,公司不但要明确各主体在公司治理中的权责,并且通过内部宣传、岗位培训等切实行动,尽可能帮助公司成员认清自身的角色定位,认同企业的治理规则。
公司法规定:“公司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公司职工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其中法治观念的教育和培训,应当是其中重要一环。由此可以在精神层面保障公司治理法治化的顺利进行。
五、辅助系统
公司治理的辅助系统,主要构成是指公司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的构成和运作。他们应当知晓公司治理的法制规范,深刻体会各治理主体的职权,并认同公司的治理结构,严格按照规则行事。当遇到现行规则未能调整的事项时,按照“法治”精神由有权主体征求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加以解决。
【注释】作者简介:陈朝晖,渤海大学商学院;郭卫东,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本文是浙江万里学院科研计划项目《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编号174000080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1] 张小松.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若干思考[J].武汉金融.2002(1),4.
[2] Phillip Lipton、Abraham Herzberg.Understanding Company Law[M].Sydney: LBC Information Services.1998,329.
[3] 衣长军.中西方公司治理理论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5),114-115.
[4] 冯同庆.试论职工董事、监事制度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0(4),8.
[5] 吴春香、陈朝晖.论企业管理之法治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67.
[6] 魏杰.新经济与公司治理结构[EB/OL].http://www.16congress.org.cn/chinese/zhuanti/189366.htm.
2003/08/27.
[7] 李俊华、葛玉辉.一个公司治理理论的新探索:谈判控制论[J].经济论坛.2004(19),48.
[8] 江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法律问题[EB/OL].http://lawsky.org/detail.asp?id=1526200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