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侦查学研究现状之检讨

  年度
  研究方向 2002 2003 2004
     身份
  研究主题 理论群体 实践
  群体 理论群体 实践
  群体 理论群体 实践
  群体
  形而上的理论问 题 学科理论 3 5 2
   侦查程序法治 13 2 19 19 1
   侦查体制机制 8 4 3 3 7 4
   合计 24 6 27 3 28 5
  形而下的实践问 题 侦查方法策略 4 2 6 5
   侦查措施技术 3 4 2 1
   案例剖析 1 3 1
   合计 8 2 10 3 7 2
  (表四:三卷《侦查论坛》刊载论文作者群体身份与研究方向分析简表)
  三、论文的引证分析
  “论文的引证直接体现了学术产品的知识谱系和信息来源。”[ ]  《侦查论坛》每一卷的下一卷征稿启事中都要求“除经验总结、案例剖析类文章外,其余理论性文章均要求有注释,所注文献依次注明著(译)者、著作或文章名……”。因此,通过对侦查论坛所刊载的参会论文的引证情况分析,笔者试图抽象出当前侦查学理论研究中的信息来源、研究基础、影响侦查学理论研究群体的知识构成,并据此来判断侦查学的研究现状。
  (一)引证数量
  《侦查论坛》第一卷刊载的论文的总引证数是209,如果不计三篇经验总结和案例剖析文章,及李昌钰博士的《论犯罪现场重建》一文,每篇论文的引证数为5.25。根据主编对所刊载的文章分类看,基础理论、焦点探讨、法制探索栏目下的论文的总引证数为191,每篇平均引证数为6.37;侦查实务栏目下的论文的引证数为18,平均每篇论文的引证数为1.8。其中完全无引证的论文有18篇,在完全无引证的论文中侦查实务栏目下的8篇,其他栏目下的论文占10篇。如果说侦查实务栏目下的论文出现没有引证的情况可以理解的话,对于其他那些归属于纯粹的理论研究的论文竟然有10篇文章无一引证,在现在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确实属于较为少见的现象,这种情况要么说明研究者的研究方法上存在问题、要么就是研究者的研究态度不够严谨,或者是研究者自我封闭,未能充分地掌握其他研究资源,信息来源渠道不畅。而这些都可能严重地阻碍侦查学的研究与发展。
  或许是受了第一卷末的征稿启事中关于论文注释要求和说明的影响,《侦查论坛》第二卷所刊载的论文的总引证数比第一卷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总引证数为396,不计经验总结二篇、案例剖析三篇、海外了望栏目下在三篇论文,每篇论文的平均引证数为9。其中侦查实务栏目下的论文总引证数只有6,平均每篇论文的引证数为0.51,其他栏目下的论文的总引证数为390,平均每篇论文的引证数为11.82。完全无引证的论文有10篇,其中侦查实务论文6篇,理论研究的论文4篇。总体上看,无论是每篇论文的平均引证数的大幅度上升,还是完全无引证的情况的减少,都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第一次全国侦查学术会议在规范侦查学的学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第三卷论文的引证总数为390,与第二卷基本持平,不计经验总结、案例剖析、与调查报告及李昌钰博士的《现场勘查的一般步骤》和樊崇义教授的一篇演讲记录八篇文章,每篇论文的平均数为9.75。侦查实务类论文的引证数较前两卷有较大的增加,总引证数为37,平均每篇的引证数为3.1,但是这一数字也并不能说明什么实质性问题,因为这些引证主要集中在《非法占有的目的证明》、《关于现场重建若干问题的探讨》、《公共危机下讯问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及催眠技术的应用》三篇论文中,而且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非法占目的的证明》一文应当属于法学研究的范畴,而不是侦查实务。  理论研究类论文的总引证数为352,平均每篇论文的引证数为12.5。完全无引证的论文有10篇,其中9篇属于侦查实务类。
  从总体上看,引证数量的分析表明了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平均每篇论文的引证数保持上升的趋势,特别是理论研究类的论文。第二卷与第一卷在引证数量上的巨大差距我将之归因于学术研究规范问题,是第一卷末的征稿启事中关于论文注释问题的说明和要求所起的作用,而不是侦查学的理论研究者们在2003年获得了更多的研究信息资源。第二、侦查实务类的论文引证极少,虽说实务研究的特点决定了该类论文在引证数量上要低于理论研究类的论文,但是过低的引证数也许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当前的侦查学理论研究对侦查实务的影响较低,或者说侦查学理论研究对实践的贡献不够,至少可以认为侦查学理论研究作为侦查实务研究的一种信息资源未能进入侦查实务研究者的视野之内。由此为侦查学理论研究者提出的课题便是如何使我们的理论研究能够对侦查实务产生影响,当然是正面的影响。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