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  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司考题库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 案例趋势 |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地质勘查规划》的通知


  继续开展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深入了解全国油气资源潜力;建立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系统。

  开展油气地质理论与勘查技术研究。重点加强对海相油气、叠合盆地、前陆盆地、隐蔽油气藏、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强化三维地震技术的应用、深层油气藏地震剖面和综合地球物理研究,开展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查开发技术、提高低渗透油田与高含水老油田和稠油油田采收率技术、深水油气勘查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深水钻井平台技术、高原高寒地区油气资源勘查开发技术等的研发和攻关。
┌────────────────────────────────────────┐
│              专栏9石油天然气勘查规划区              │
├────────┬───────────────────────────────┤
│油气调查评价区(│松辽盆地外围断陷盆地群、华北地区主要盆地前古近系地层分布区、西│
│ 新区新领域) │北地区主要盆地中生界―古生界地层分布区(塔里木盆地塔东坳陷、准│
│        │噶尔盆地昌吉凹陷、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地层)、南方地区海相地层地层│
│        │分布区(四川盆地北部、米苍山―大巴山地区、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两│
│        │侧推覆带地区、川东南―黔北、渝东―湘鄂西、黔南―桂中坳陷、江汉│
│        │平原深部地层、下扬子地区深部地层)、青藏高原盆地群、河西走廊盆│
│        │地群、北山盆地群及银额盆地、南海北部深水地区、南黄海、东海陆架│
│        │盆地西部和东南部海域。                    │
├────────┼───────────────────────────────┤
│ 油气重点勘查区 │渤海湾盆地滩海地区、富油凹陷;松辽盆地大庆油田外围地区、盆地北│
│        │部深部地层分布区及盆地南部地区;鄂尔多斯盆地陕北、西部等地区;│
│        │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巴楚等地区,麦盖提、孔雀河等地区,以及库│
│        │车坳陷和塔西南坳陷;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中央坳陷、西部隆起;柴│
│        │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北部地区和东部坳陷;四川盆地的川东、川北、川│
│        │中的深部地层、鄂西渝东、川西坳陷中部地区;东海西湖凹陷;珠江口│
│        │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的深水地区。                 │
└────────┴───────────────────────────────┘


  (二)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勘查

  加快国家大型煤炭基地资源勘查进程。在神东、陕北、晋北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以优质动力煤和炼焦煤为重点,加快预查、普查,开展必要的详查,为大型煤炭基地规划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加强具备找煤条件的南方缺煤省区、西部边远地区的煤炭资源预查、普查和必要的详查,提供一批新的后备资源基地,增强煤炭供给能力。加强西部地区煤炭资源远景区、中东部地区深部煤炭资源远景区的调查评价,重点开展鄂尔多斯盆地、吐哈盆地、海拉尔-二连含煤区、苏鲁豫皖接壤区等煤炭资源远景调查与潜力评价,提供一批新的勘查后备选区。

┌────────────────────────────────────────┐
│            专栏10  煤炭和煤层气勘查规划区             │
├───────┬────────────────────────────────┤
│煤炭调查评价区│鄂尔多斯盆地(陕蒙)、吐哈盆地、内蒙古海拉尔-二连含煤区、苏鲁豫│
│       │皖重点矿区外围深部、新疆南部库-拜含煤区、青藏铁路沿线(柴达木盆│
│       │地东北缘含煤区、唐古拉含煤区、安多县土门含煤带)、阿拉善含煤区、│
│       │东北地区中西部含煤区、通辽含煤区、南方闽赣湘渝、长江上游地区等煤│
│       │炭资源远景区。                         │
├───────┼────────────────────────────────┤
│煤炭重点勘查区│东胜、准格尔、榆横、潞安、河保偏、霍州、大同、乡宁、淮北、登封、│
│       │郑州、平顶山、邯郸邢台、黄河北、鸡西、双鸭山、晋城、阳泉、淮南、│
│       │鹤岗、古叙、黔北、盘县、恩洪庆云、巨野、织纳、神府新民、榆神、渭│
│       │北、彬长、沁源、古交、柳林、灵武鸳鸯湖、枣滕、乌鲁木齐等国家规划│
│       │矿区;西部边远地区-吐哈盆地:艾丁湖煤矿区、沙尔湖煤矿勘查区、野 │
│       │马泉煤矿区;柴达木盆地北缘:滩间山-鱼卡、绿草山-大煤沟;唐古拉│
│       │聚煤区:乌丽、扎曲地区;南方-萍乐煤田;湘中黄丰桥-兰村煤矿田、 │
│       │闽西北含煤区的永定、龙岩、漳平、永安、大田等煤田。       │
├───────┼────────────────────────────────┤
│煤层气调查区 │大同、焦作、黔西滇东、晋城、宁武、抚顺、红阳、二连霍林河周缘、准│
│       │南、伊犁等较有利区带                      │
└───────┴────────────────────────────────┘

  开展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进一步摸清煤炭资源家底;开展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

  开展大同、焦作、黔西滇东等含气区带的煤层气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工作;开展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及南缘、宁武、安阳-鹤壁、松藻等区域煤层气地质勘查;开展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及南缘和沈北等地区煤层气开发示范研究,促进煤层气工业发展。

  加强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的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国家煤炭基地与国家规划矿区内的煤炭和煤层气勘查开发必须符合矿产资源规划。按照“综合勘查”和“先采气,后采煤”的原则,规范煤炭与煤层气的勘查开发。对煤层中吨煤瓦斯含量高于国家规定标准的大、中型煤炭矿产地,应提交煤炭和煤层气综合勘查报告。

  加强对商业性煤炭地质勘查的规范和引导。加快13个大型煤炭基地地质勘查和现代化建设,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中小型煤矿重组联合改造。加强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以及其他煤炭资源集中区的普查和必要的详查,根据规划科学设置探矿权。

  (三)其他能源矿产勘查

  加强全国铀矿资源调查和潜力评价,提高工作程度。加快探明一批新的矿产地,为核电建设快速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北方主攻重要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南方主攻硬岩型铀矿,加强西部边远地区铀资源调查评价。

  开展松嫩、鄂尔多斯、准噶尔等全国重点含矿区及盆地的油页岩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优选油页岩富集靶区进行勘查;开展准噶尔、松辽、四川等盆地油砂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优选重点远景区进行勘查。

  在南海等具备成藏条件的深水区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远景调查评价工作。

  积极探索页岩气、生物气、水溶气等其它类型油气资源,拓展油气资源勘查领域。以南方富含有机质泥页岩分布区为重点,开展页岩气资源基础调查和研究,评价页岩气资源潜力,推动页岩气开发利用;开展东部中新生代沉积区的浅层生物气基础调查研究,积极开发利用生物气资源;开展河西走廊及以北干旱地区水溶气调查,探索水溶气综合开发利用途径。

  开展地热资源评价和区划。开展全国地热资源远景调查评价,促进地热资源勘查。选择重要资源潜力区,开展浅层地热能勘查与开发示范。探索干热岩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技术。

┌────────────────────────────────────────┐
│           专栏11  其他能源矿产重点调查评价区            │
├────┬───────────────────────────────────┤
│ 矿种 │              重点调查评价区              │
├────┼───────────────────────────────────┤
│  铀  │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焉耆、昭苏、白银-喜集水、雅布赖、敦煌、酒泉、│
│    │巴音戈壁、布尔津、巴丹吉林、六盘山、鄂尔多斯、商都、二连-海拉尔、松辽│
│    │、三江、四川、滇西、西藏等盆地、成矿远景区、找矿空白区和工作程度极低地│
│    │区                                  │
├────┼───────────────────────────────────┤
│ 油页岩 │松嫩含矿区、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依兰-舒兰含矿区、抚顺-密山含矿 │
│    │区、三江东部拗陷油页岩含矿区、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豫西南凹陷区、豫中东濮│
│    │凹陷、广东茂名盆地、羌塘盆地、伦坡拉盆地、百色-田东盆地、宁明-上思盆│
│    │地                                  │
├────┼───────────────────────────────────┤
│ 油砂 │准噶尔、松辽、四川、柴达木、塔里木、鄂尔多斯、二连等盆地       │
├────┼───────────────────────────────────┤
│ 页岩气 │四川盆地及雪峰山以西地区、滇黔桂、长江中下游、华南中小型页岩盆地   │
├────┼───────────────────────────────────┤
│ 生物气 │三江平原、黄河、长江三角洲等第四纪厚层沉积区,松辽、渤海湾等含油气盆地│
│    │浅层,洞庭等中小型沉积盆地浅层                    │
├────┼───────────────────────────────────┤
│ 水溶气 │河西走廊盆地群、贺兰-银根盆地群、北山盆地群、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    │
├────┼───────────────────────────────────┤
│ 地热 │苏北盆地、南襄-江汉盆地、苏鲁山地、河套盆地、太行山地区的断陷盆地  │
└────┴───────────────────────────────────┘

  五、非能源重要矿产勘查

  以国内急缺的重要矿产资源和部分优势矿产资源为主攻矿种,加强重点成矿区带的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合理部署矿产勘查,加快找矿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接续基地。

  (一)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

  以铁、铜、铝、铅、锌、锰、镍、钨、锡、金等为重要矿种,以雅鲁藏布江、西南三江、天山、南岭、大兴安岭等16个重点成矿区带为重点区域,开展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和区域矿产调查评价,基本查明重点成矿区带的矿产资源分布规律,提交一批找矿远景区。

  加强西部重点成矿区带资源远景调查评价,加快提高资源调查工作程度。开展中、东部地区重点成矿区带中深部隐伏矿产的预测和评价。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圈定一批找矿靶区,评价重要矿产的资源潜力。继续开展铬、金刚石等其他重要非能源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加强重要矿产资源远景区的整体评价,促进资源规模开发。

  (二)重要矿产资源勘查

  加强铁、铜、铝、铅、锌、锰、镍、钨、锡、钾盐、金等矿产勘查,加强预查和普查等前期勘查工作。通过提高矿产资源勘查程度,降低商业性勘查风险,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方向,促进矿业市场的发展。

  以西南三江、雅鲁藏布江、天山、南岭、大兴安岭等16个重点成矿区带以及铁、锰、铝、钾盐等其他成矿远景区为重点,优选重点区域开展预查、普查工作。西部地区以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为目标,力争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交一批可供进一步详查的大型、超大型矿产地;中、东部地区主要开展隐伏与深部矿床找矿工作,评价资源潜力,力争在长江中下游等重点成矿区带取得重大进展,为矿业基地提供接替资源保障。

  通过加强重要矿产前期勘查,新发现并评价矿产地1000处以上,其中提交大型规模以上后备勘查基地120处以上,初步查明5处以上超大型矿床,形成30处以上可供国家规划和建设的大型原材料基地。

  发展航空物探、高光谱遥感技术,推广应用轻便物探、深穿透地球化学、轻便钻探技术装备。对共伴生矿产实行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加强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开展难利用铁矿选冶技术、低品位铜及铅锌矿选冶技术、一水型铝土矿低成本选冶加工技术、高硫高砷高碳难选冶金矿选冶技术、中低品位磷矿选矿技术、共伴生矿有用组分分离技术等矿产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展西部富锂、硼、钾的盐湖资源综合评价及利用开发技术研究。

  (三)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利用现状调查

  以铁、铜、铝、铅、锌、锰、镍、钨、锡、钾盐、金、银、铬、稀土、磷、硫铁矿、钼、锑、重晶石、萤石、锂等矿种为主要对象,全面评估找矿潜力,开展我国重要矿产资源总量预测评价,基本摸清全国矿产资源潜力及其空间分布。

  系统调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全面掌握矿业权登记现状,调查核实保有储量,科学评估尚未利用以及低品位难选冶资源的潜力。

  综合集成已查明和待查明资源潜力,结合开发利用状况,开展全国矿产资源区划,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支撑。

  六、矿山地质工作

  (一)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

  以铀、铜、铁、铝、铅、锌等矿种为重点,兼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势矿种,在重要原材料和固体能源大中型矿山地区开展有资源潜力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提高矿山经济效益,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

  重点开展煤炭、铀、铜、铁、铝、锰、铅、锌、钨、锡、镍、钼、锑、金、磷、优质高岭土、纤维石膏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潜力评价,优先安排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找矿潜力大和市场需求量大的大中型危机矿山的勘查评价工作。开展矿区深部及外围的综合研究与矿产预测,确定最佳找矿目标。加强矿区深部勘查,扩大矿山近期可采储量;开展矿山近外围找矿,扩大地质储量;在200个以上危机矿山取得接替资源找矿突破,为矿山的发展提供后备资源。

  加快中、大比例尺矿产预测技术、大深度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精细地球化学定量探测技术和深部钻探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注重综合评价,提高资源综合勘查水平。

  (二)矿山生产勘探

  矿山企业要按照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要求,做好矿山(块段)开发前的查明资源储量级别提高工作,科学规划和设计矿山服务年限,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效益。

  加强矿山生产过程中的补充勘探。鼓励矿山在现有的矿区范围内加强矿产勘查,扩大资源储量;重视生产矿山探边摸底工作,开展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鼓励矿山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方法,寻找后备接替资源。

  建立推进矿山企业自主投资开展接替资源勘查新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吸纳社会资金从事矿山地质勘查,逐步形成市场需求、矿业开发与矿产勘查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矿山企业联合地勘单位提前准备接替资源。

  建立矿山耗竭资源储量和剩余资源储量的动态跟踪和利用情况的监督管理体制,做好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资源损失贫化管理工作。矿山企业要建立矿产资源储量台帐,采矿权人按统一要求报送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建立矿产资源储量档案,依照法定程序对资源储量进行登记、核销、统计和通报,建立大中型生产矿山储量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对开采矿山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进行水文地质补充性勘查,实时监测地下水动态和矿坑涌水量,提出矿坑水防治利用的对策措施。

  (三)共伴生矿和尾矿综合评价与勘查

  加强矿山开发过程中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支持低品位难选冶铁、锰、铜矿和共伴生镍、铬等及新类型矿产的评价与开发技术研究,促进铁、锰、铜、铝、磷等大宗紧缺矿产资源共伴生矿与贫矿的综合开发利用,制定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产业技术政策,推广实用的资源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利用技术和方法。

  开展尾矿资源调查,深化节能减排,鼓励矿山开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四)矿山关闭阶段地质工作

  矿山企业按照法律法规,搞好矿山关闭和复垦阶段的地质工作。加强闭坑前后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制定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履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矿山在开采活动结束前,加强闭坑地质工作,提交闭坑地质报告。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