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逐级年龄生平境遇犯罪理论视角制作预测罪犯出监前重新犯罪风险个案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2009年7月至10月我们根据个案访谈和调查问卷内容先后对浙江省第一监狱、第六监狱、乔司监狱在押罪犯进行了初步调查;其中,个案访谈100余人次,问卷调查550人次。通过对上述个案访谈记录和调查问卷的分析与归纳,我们对个案访谈提纲及调查问卷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与完善,继而制定出更为合理的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共计143道题,具体包括年龄、本次服刑境遇、早年家庭依附、早年学校依附、生平遭遇、早年不良交往、反社会行为和反社会人格等8个测量模型所涵盖的各项测量指标。
其次,对不同类别监狱在押罪犯进行随机抽样调查。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我们对浙江省第二监狱、第四监狱、第六监狱、乔司监狱和女子监狱在押罪犯分别进行了随机抽样。随机取样的基本方式是采用Excel格式rand (乱码)程序将监狱内所有在押罪犯电子档案打乱,然后按照5%的比例任意抽取。按照以上方式,我们共计抽取来自于前述不同监狱在押罪犯随机样本1395个;其中,女犯随机样本65个。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我们对来自于上述不同监狱的随机样本进行调查。调查分组进行,一组为本次犯罪为第一次犯罪的初犯组(未暴露组),另一组为本次犯罪为二次或二次以上犯罪的再犯组(暴露组)。根据抽样结果,初犯组样本数比例为样本总量的73.59%,再犯组为26.41%。进行调查前,我们请专业人员将调查目的、调查问卷答题说明、调查问卷题目等制成录音,录音时长大约50分钟。调查过程中,我们播放录音,被调查对象可根据录音做题;同时,我们还亲临调查现场,指导被调查对象答题。调查结束后,我们还给被调查对象发放了纪念品。
再次,对回收的样本进行统计与分析。每次调查结束后,我们均将所有回收样本的全部信息输入SPSS17. 0统计软件。待所有调查全部结束后,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初步清理。经初步清理,回收调查问卷1310份,有效问卷1238份;其中,女犯有效问卷60份。数据清理完成后,我们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对1238个随机押犯样本进了统计与分析。根据多因素方差分析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按照P值小于0.05标准从8个测量模型中分别提取相关预测因子。
最后,将所提取的相关预测因子作为自变量,“是否再犯”作为因变量建立罪犯出监前重新犯罪风险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型结果,创建罪犯出监重新犯罪风险预测量表(RRPI)。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本采用了社会实证主义、分析归纳和数理统计诸方法渐次展开对罪犯出监前重新犯罪风险预测研究。 通过对狱内初犯与再犯状况的科学调查,本研究从逐级年龄生平境遇犯罪理论视角首次创建了罪犯出监前重新犯罪风险预测量表。事实上,犯罪学领域中科学调查的早期模态始于格鲁克夫妇于20世纪初对波士顿少年法庭所判决1000名少年罪犯的研究。犯罪学家一般认为,犯罪学领域中的科学调查就是将社会科学知识贡献于犯罪行为与社会政策领域中的研究。“[2]犯罪调查的目的就是确保成功地发现社会中的犯罪规律,就此而论,社会实证主义反对将观念用于现象的解释。[3]循着社会实证主义路径,本研究在反复调查与科学实验基础上从个体年龄、本次服刑境遇、早年家庭依附、早年学习依附、生平遭遇、早年不良交往反社会行为和反社会人格等八个方面提出测量罪犯出监前重新犯罪风险的相应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