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双重结构下的激励效应、信息异化与制度安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的经济学考察

  相反,在这一“部分嵌入”的格局下,长期博弈反而有可能诱发短期博弈的机会主义取向。如果对作为不同博弈的单一汇结点的一方“player”来说,甲、乙博弈的激励规则安排是竞争性的——正如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所揭示的——在某一博弈的合作策略须以另一博弈的非合作策略为机会成本,那么,其所要掂量的就不是在一个更大长期博弈当中的一期如何决策以求综合收益最大化的问题,而毋宁是:在同时面对源自不同博弈相对方的、可以进行大/小比较的竞争性收益时如何权衡的问题。这样一来,若在甲短期博弈取合作策略,以获得源自短期博弈相对方的较小收益必须以乙长期博弈中取非合作策略,从而丧失源自长期博弈相对方的较大收益为代价,长期博弈就会为短期博弈中的机会主义取向提供激励。
  如果甲、乙博弈的激励规则安排互为条件——比如本文中官员要成功通过绿色考核机制的检验,须以公众参与制度的有效运作为支撑——在一博弈中的合作策略须以另一博弈的合作策略为前提,则应对甲博弈当中短期博弈相对方的非合作策略意味着对于乙博弈当中长期博弈相对方的非合作回应,同时也意味着将招致乙长期博弈相对方的惩罚,导致未来更大收入流的丧失,如此,甲短期博弈将等价于乙长期博弈的一期。在这里,作为单一汇结点的一方行动者,其面临的抉择实质又复归到青氏模型所揭示的要点上:是在长期博弈(本文的行政博弈)的某一期(本文的环评博弈)行机会主义以求较小的当期收益最大化,还是在该期行合作策略以求得长期博弈负载的未来更大收入流。所以,其在甲短期博弈中的最终策略也将收敛于青氏模型展现的、由长期博弈推动的“合作”选择上。
  综上,本文试图提出以下假说,以进一步细化格拉诺维特/青木昌彦的“嵌入博弈”/“关联博弈”模型:
  1.在各博弈的“game player”完全重合的条件下,短期博弈形成对长期博弈的完全嵌入,如果长期博弈同时满足惩罚非合作策略的信息、权力要件,长期博弈可以为短期博弈提供机会主义抑制机制。
  2.在各博弈的“game player”局部重合即仅有一方主体重合、而该方的博弈相对方为不同主体的条件下,短期博弈形成对长期博弈的局部嵌入,如果
  a.来自不同博弈的激励规则安排是竞争性的,且长期博弈同时满足惩罚非合作策略的信息、权力要件,长期博弈将会为短期博弈提供机会主义诱导机制。
  b.来自不同博弈的激励规则安排是互为条件的,且长期博弈同时满足惩罚非合作策略的信息、权力要件,长期博弈可以为短期博弈提供机会主义抑制机制。
  基于以上假说,我们还可以对格拉诺维特、青木昌彦理论模型中隐含的、同时也是萨格登、埃里克森等对复合博弈下长期博弈作为抑制短期博弈机会主义的“希望之渊源”(埃里克森语)所必需的前提条件作一总结:首先,博弈主体完全重合;其次,具备惩罚非合作策略的权力资源; 再次,具备有关博弈相对方非合作策略的充分信息。此三要件缺一不可,否则,将导致格氏、青氏模型中蕴含的“基于博弈间的嵌入/ 关联,长期博弈能够抑制短期博弈中的机会主义”之预期落空。
  
【参考文献】1. Alchain, A., 1950,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58, pp. 211-221. 2. Becker, Gary S., and Kevin M. Murphy, 1992, “The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Costs and Knowledg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4), pp. 1137-1160. 3. Cylke Jr. F. K, 2000, The Environment, New York :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4. Fama, E. 1980, “Agency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8, pp. 288-307. 5. Michael Polanyi, 1962,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 Nancy Perkins Spyke, 1999,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at The New Millennium: Structuring New Sphere of Public Influence”, Boston College Environmental Affairs Law Review 26, p. 263. 7. Neil Vidmar, 1990, “The Origins and Consequences of Procedural Fairness, Law & Social Inqui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Bar Foundation 15, pp.881-884. 8. North, D.,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K.and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01. 9. Rubinstein and M. Yaari, 1983, “Repeated Insurance Contracts and Moral Hazard”,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30, pp.74-97. 10. W. Macleod, 1988, “Equity, Efficiency, and Incentives in Cooperative Teams”, in Advance in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Participatory and Labor Firms 3, pp.5-23. 11. Williamson, O. E.,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New York: Free Press, p.47. 12. 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 奥立弗•E 威廉姆森:《治理机制》,王健、方世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编:《环境影响评价典型实例》(环境工程实例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5. 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6. 伯• 霍尔茨纳:《知识社会学》,傅正元、蒋琦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7. 布迪厄:《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18. 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 丹尼斯 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李绍荣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 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高鸿钧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21. 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 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 刘天奇主编:《环境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4. 伦纳德• 奥托兰诺:《环境管理与影响评价》,郭怀成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25. 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7.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28. 沈小平:《任期制现状:让人欢喜让人忧》,载《领导之友》,2005年第4期。 29. 童中贤:《地方领导干部任期内调动频繁问题值得重视》,载《领导科学》,2003年第7期. 30. 王珺:《企业经理角色转换中的激励制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1. 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 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3.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4. 郑铭主编:《环境影响评价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