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参见何卫平《通向解释学的辩证法之途》,上海三联书店20001 年版,第184页以下。
25、参见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第275页。
26、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或参见:谢晖、陈金钊:《法律:诠释与应用》,第24页。
27、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第101页。
28、转引自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90页。
29、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第291页。
30、汪行福:《通往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31、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第266页。
32、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第266页。
33、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34、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第264页。
35、 史蒂文·J·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第189页。
36、 查尔斯·泰勒:《现代认同的形成:自我之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37、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第113页。
38、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第112-113页。
39、参见史蒂文·J·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异论》第30页以下。
40、 史蒂文·J·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异论》,第32-33页。
41、 史蒂文·J·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异论》,第51页。
42、参见周穗明:《现代化:历史、理论与文思》,中国广播电视台出版社2002年版,第417页。
43、 史蒂文·J·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异论》,第191页。
44、 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45、R.Abel,“A comparative theory ofdispute Institutions in Society”,Law and societyReview, 8(19)4,P303。转引自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第54页。
46、参见韦恩·莫里森:《法理学》,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0页。
47、实际上,概念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并非完全一回事,但它们皆具“机械”法学之特征。
48、有关“自由法学派”的介绍可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6页。
49、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第91页。
50、转引自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51、参见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页。或参见梁慧星:《民法解释学》,第192页。
52、参见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118页。
53、参见刘星:《法律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221页。
54、刘星:《法律是什么》,第215-216页。
55、一般说来,大陆法系国家会在其法典或法律教科书中对法律原则作出明确的效力排序,从而对相互矛盾的法律原则法官并不存在选择难的问题。“矛盾关系”的法律原则往往产生于普通法系的判例法之中,从两个产生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判例中往往可以发现相互矛盾的法律原则。美国1789年的司法法案明确规定最高法院对合众国条约是否有效,州法是否符合联邦
宪法与法律,以及如何解释联邦
宪法、法律与条约等问题上具有最终判决权。根据普通法系“同样情形同样判决”的原则,对类似案件不应做出矛盾的判决,只有在原有判例明显不适应的情形下,才有可能作出不同于旧例的新判决。参见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郭伟成:《外国法系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62页。
56、 德沃金:《论规则模式》,转引自《西方法理学评价参考资料》第674页;参见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上),第122页。
57、相关分析可参见吕世伦主编:《现代西方法学流派》第126-127页。
58、徐显明:《论法治构成要件——兼及法治的某些原则及观念》,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3期。
59、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03页。
60、查尔斯·泰勒《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载《二十一世纪》,1997年4月号。
61、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68页。
62、 德沃金:《法律帝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88页。
63、哈贝马斯:《诠释学的普遍性要求》,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版,第297页。
64、 哈贝马斯:《诠释学的普遍性要求》,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第298页。
65、参见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66、郑成良:《法律之内的正义:一个关于司法公正的法律实证主义解读》,第109页。
67、郑成良:《法律之内的正义:一个关于司法公正的法律实证主义解读》,第111页。
68、苏国勋:《理性化及基限制:韦伯思想引论》,第89页。
69、郑成良,《法律之内的正义:一个关于司法公正的法律实证主义解读》,第146页。
70、参见郭建等:《中国法制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9页。
71、参见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72、 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73、参见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144-145页。
74、转引自德沃金:《法律帝国》,第17页。
75、参见德沃金:《法律帝国》,第18页。
76、扬仁寿:《法学方法论》,第67页。
77、参见张成敏:《案史:西方经典与逻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476页。有关该案的判决过程请参见该书第413页以下。
78、张成敏:《案史:西方经典与逻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470-471页。
79、张成敏:《案史:西方经典与逻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469-470页。
80、梦中的兰花:德国浪漫派文学大师诺瓦利斯在其长篇小说《亨利希·冯·奥夫特丁根》中的一个象征,小说的主人公终生追求一朵神秘的兰花,探讨以兰花为象征的浪漫派诗歌的价值和特点。这里比喻法学家对法治价值与方法的执着追求。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6页“诺瓦利斯”条;或参见周国平:《诗人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