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卫生行政部门协调,教育、财政、宣传、科技等各有关部门积极参加,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全面落实各项防控工作措施。
2、内容。各地要牢固树立“大卫生”观念,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造福群众的宗旨,以“清洁城乡,保护健康”为主题对城乡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清理,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重点做好农村、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的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社区、街道办事处、村委会,托幼机构、小学等防控重点环节要成立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监督员、检查员,在卫生机构的指导下,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求,具体做好本单位的手足口病宣传、消毒和病人的管理等防治工作。
3、指标。各级地方政府要建立由手足口病防控相关各部门参加的群防群控工作机制,社区、街道办事处、村委会、托幼机构、小学等手足口病防控组织健全。流行前期,动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整治活动;流行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整治督导检查;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晨检制度健全,晨检率要在90%以上。农村居家隔离治疗病人指导书发放率在90%以上。实行区市干部包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责任制,依托基层防保人员和乡村医生,入村入户,逐级落实责任。
(六)开展中医中药预防治疗工作
1、目的。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传染病的特色和优势,推广中医药防病保健知识,通过中医药“治未病”,做到“花小钱、防大病”。
2、内容。根据温病学基本知识和中医药对春季传染病流行特点、发病变化规律、临床症状和预后的认识,参考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09年版)》,结合我市气候特点、地理环境、居民生活饮食习惯、手足口病疫情特点、临床表现、病毒特性、药剂口味等,科学制定中医药预防、治疗手足口病处方,开展手足口病中医中药预防治疗工作。加强中医药防治知识的宣传、中药饮片的采购、中药汤剂煎煮、配送等各项工作。
3、指标。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中医药方案,积极推动在托幼机构和小学中医药预防应用工作,社区人群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普遍提高。
(七)开展多层面培训及技术指导
1、目的。提高全市卫生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托幼机构、学校、农村和社区等重点环节的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