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满5年的期限自本实施方案发布之日起截止,岗位以工资兑现或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聘任文件为依据。
内部竞聘由用人单位制定竞聘方案和职位说明书,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公布,个人自愿报名并通过考试、考核后,确定拟聘人选,公示后无异议的办理聘用(聘任)手续。事业单位现在编人员受聘职员、雇员的,应报同级人事主管部门备案。属工人身份受聘职员的,应报市人事主管部门核准。
(三)具体情况的处理。
1.凡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现仍在医疗事业单位任职的人员,在此次改革中应予理顺,按照党政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不得在企事业单位兼任实职的规定,根据工作需要,按职务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并参考个人的意愿,将其人事关系转入医疗事业单位参与职员的聘用(聘任)或脱离医疗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确因特殊原因需要兼任职员职位的,应按管理权限严格审批。
2.2004年8月1日之前在编在岗的工勤人员,除符合聘用条件或竞聘条件聘用到职员职位的以外,单位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转入后勤服务企业;单位确不具备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条件的,经市、区人事编制部门批准保留工勤雇员编制,签订雇员雇用合同。具体管理制度按“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处理:(1)工龄满25年或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雇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2)在雇用期和工资分配上,参照职员的做法,在改革时和职员一起重新确定工资;(3)参照职员保留“档案工资”的办法,执行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和退休制度。“档案工资”按现行工人工资政策运行。
六、改革的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组织调研。由市、区卫生局医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主要是摸清各医疗卫生单位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2006年9月底之前完成。
(二)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区卫生系统医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由区人事、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于2006年9月中旬之前完成,报市人事主管部门会同市卫生主管部门审核批复同意后组织实施;各医疗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于2006年10月底之前完成,分别按管理权限报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并报市、区人事主管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
(三)动员培训。由各医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织进行,将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做好宣传发动和培训工作,2006年11月底之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