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一)突出特色。特色工业园区必须走特色发展道路,在打造特色中彰显优势。要从四平地区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产品优势、核心技术、区位优势、人文特点出发,突出产业特色,明确发展定位,带动和促进上下游企业的聚集与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关联性强、集约水平高的产业集群和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要突出园区特色经济概念策划,把握产业特征,突破行业概念,树立国内外知名、体现区域特点的园区品牌,以特色占领竞争市场制高点,逐步在同行业中形成较强的向心力。
(二)明确思路。要推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实现特色工业园区间的错位发展。要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引导和协调特色工业园区合理分布,逐步形成层次递进、产业互动、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园区布局。要以国家和省产业政策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我市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骨干企业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特色园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广泛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与全省产业规划相衔接、具有四平特色的现代工业新格局。
(三)具体目标。建设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四平换热器、四平专用车及配套产业、四平中药产业、公主岭汽车零部件、公主岭农副产品加工、双辽玻璃及制品、梨树红嘴畜产品加工、伊通汽车零部件、伊通鹿业加工、伊通满族服饰等省级特色工业园区10个以上,建设市级特色工业园区17个。到2015年,产值超200亿元的园区达到5个、超100亿元的园区10个、超50亿元的园区17个,全市特色工业园区实现产值2000亿元以上,占全市工业的70%。培育四平换热器、四平专用车及配套产业、四平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公主岭汽车零部件、公主岭玉米深加工、梨树畜产品加工、伊通汽车零部件、伊通鹿业加工、四平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9个。到2015年,全市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50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80%。创建四平换热器、四平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四平汽车及零部件等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到2015年,3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现产值180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60%。
(四)重点任务。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开发区,要充分发挥资金、人才、区位优势,建立技术密集型或外向型的高科技工业园,使特色工业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示范区。工业基础较薄弱的县市区、开发区,以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生产加工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