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内容
(一)制定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标准
省财政与州、地、市级财政共同制定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和标准。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和标准根据相关政策和因素变化情况,动态调整,逐年核定。
保障范围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民生支出以及其他必要支出等。其中,人员经费包括国家和省上统一出台的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贴补贴,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工资性附加支出,规范津贴补贴增支等项目;公用经费包括办公费等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等其他资本性支出等;民生支出主要包括中央和省里统一制定出台的涉及农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学技术、计划生育和村级经费等项目的支出;其他必要支出包括城市维护建设、乡村道路建设等基本建设支出,以及维稳支出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支出。
保障标准根据基本支出内各项目的筹资责任和支出标准,以及与财政支出相关的保障对象和支出成本差异,在综合考虑各地区财力状况的基础上,分类确定标准。第一类为西宁市所辖4个区;第二类为西宁市、海东地区所辖9个县;第三类为环青海湖地区包括海西、海北两州所辖县和海南州共和、贵德、贵南县,以及黄南州同仁、尖扎县;第四类为玉树、果洛两州所辖县及黄南州泽库、河南县,海南州所辖兴海、同德县。
(二)逐步消化县级基本财力缺口
县级财政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省上关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努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税收收入征管,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同时,要严格控制和精简财政供养人员,努力调整支出结构,合理安排预算,确保县级有关部门和乡镇运转的基本支出需要,确保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政策的有效落实。县级财政每年的新增财力,要优先用于保障基本支出需要。
对于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满足基本财力保障的县,省财政将根据每个县的基本支出需求,统筹考虑财力状况,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途径,帮助弥补基本财力缺口。同时,省财政将制定必要的约束机制,加强对县级财政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对财力缺口县实际预算审查,建立预算动态监控机制,确保县级财政合理安排预算,并按照预算拨付资金。
(三)建立工作绩效奖补考核机制
根据上一年度各地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和当年预计情况,核定各地本年度县级财力缺口额和缺口率。其中,缺口率是指某县缺口额占该县基本财力保障额的比重。将各县实际财力缺口率与全省县级平均财力缺口率相比较,纳入奖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