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可能成本。可能成本是指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制定和实施时可能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错误成本和违法成本。(1)错误成本,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制定的调控法律制度并非总是与现实需求相契合的,当一个不正确的立法制定并实施后,错误成本随之发生。(2)违法成本,就国家宏观调控来说,违法成本是受控主体由于违法宏观调控法律而承担的各种法律责任,以及由此造成的信誉的降低和社会舆论的谴责等等。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宏观调控的总成本=必然成本+可能成本×发生率,对此公式,笔者作以下的分析:
第一,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立法目标,是最小化必然成本和可能成本之和,而不仅仅是最小化其中一个,他们两者之间并非彼此孤立,而表现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当我们试图最小化必然成本时,可能成本发生的机率会有增高的趋势。比如我们为了节约创立成本,减少调研论证的开支,立法偏差发生的机率会明显增高,当我们为实现宏观调控法的准确性,降低可能成本发生时,必然成本又会有增高的趋势。
第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宏观调控立法的准确性,众所周知,宏观调控关乎一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运行,是对全局性的经济发展进行的规划、调节和控制,它涉及现实社会中的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的根本与长远利益,在此意义上,宏观调控常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味道,错误成本常常异常巨大。从以下的计算中,我们可以得出更直观的结论(为了论述和计算的方便,笔者仅选择必然成本中的“创立成本”和可能成本中的“错误成本”进行)。
假定某部宏观调控法的错误成本为100000元,同时假定,当创立成本是1000元时,错误成本的发生率为1%,当创立成本是100元时,错误成本的发生率为10%。
我们发现,当创立成本是1000元时,该部宏观调控法的总成本是:创立成本1000元+错误成本100000元×发生率1%=2000元。当创立成本是100元时,该部宏观调控法的总成本是:创立成本100元+错误成本100000元×发生率10%=10100元。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与调整局部利益和个别行为的经济法律法规相比,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必须加强对立法准确性的追求,也就是说,要降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总成本,首先应考虑减低错误成本的发生率。
(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收益
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收益,表现为通过宏观调控的实施,获得的一国整体资源配置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等状态的实现程度。理想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收益是多方面的,诸如保证国民经济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等等,这在有关“宏观调控的立法目的”的文献中,现有文献已有详尽的论述。但在笔者看来,这仅仅是一种对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理想期待,实存的宏观调控的收益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