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任务:
1.打造满族文化业
充分发挥吉林市作为满族文化发源地的优势,深度挖掘开发满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展特色文化活动。
2010年:以吉林乌喇大型灯光演绎为依托,开展满族文化演艺系列活动;开发满族纪念品,开发满族补绣、满族剪纸、满族布贴画以及满族乌拉系列贡品等10种满族纪念品。
在此基础上,逐步挖掘整理满族餐饮文化资源,尝试发展满族餐饮文化产业。
2.打造节庆展览文化业
挖掘城市文化资源,提高我市展览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开展地域特色浓郁的节庆文化活动,努力打造我市展览业和节庆活动的知名品牌,进而拉动全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2010年:积极发展展览业。新装展的吉林市陨石雨陈列展览、吉林市历史陈列展览、吉林市工业展览、吉林市城建展览、吉林市满族陈列全面向社会开放。同时扩大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陨石博物馆、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的宣传推广力度和影响。把展览业和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让更多的外地游人走进博物馆。
打造节庆文化。开办吉林市河灯文化节。在节假日和重要纪念日期间,在江面设置船只,有计划的组织开展施放许愿灯等大型文化活动,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2011-2012年:举办吉林满族祭江大型文化活动。在松花江中段江面及两岸举行吉林满族祭江活动,恢复清乾隆皇帝率众祭江的宏大场景,逐步打造成特色文化品牌。
3.打造广场文化业
坚持市场化运作和扩大群众参与面相结合,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在沿江51个文化活动站点和10个文化广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继续举办松花江之夏和松花江金秋广场文化周等品牌活动,同时举办秧歌大赛、周末休闲舞会和老歌新曲大家唱等休闲性文化活动。将广场休闲与我市广播电视传媒相结合,推介广场文化,开拓市场,增加效益。
4.打造演艺娱乐文化业
加快中高档演艺场所建设,充分利用品牌资源,开展经常性的文艺演出;积极引进全国优秀艺术团体,搞活我市艺术演出市场。
2010年:继续发挥吉林市歌舞团的品牌优势,重点参加以央视春晚为代表的中央各部委12台大型晚会的演出,在全国建立演出经纪人队伍,扩大演出市场,市直三团全年商演200场;新建吉林市人民大剧院落成后,开展各种大型演出和经常性商业演出活动,满足各层次文化消费和旅游市场的需求;整合电影放映市场,建立全市数字化电影放映联盟,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影放映全部数字化,实现与全国一类城市同步放映,年放映12000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