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任务:明确服务方向,以产业带动物流,实现差异化定位,依据吉林市产业布局模式,推进物流中心建设,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吉林市北部物流园区、西南部物流园区、西部物流园区三大物流园区,并全力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1.打造整合三大物流园区
(1)吉林市北部物流园区。依托吉林北部工业新区、吉林经济开发区及吉林市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立以工业、化工、粮食为主的北部物流园区。即:提升完善为吉化配套服务的吉化物流中心的物流功能;重点打造以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结算、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龙谷物流中心;规划、包装、引进一户为北部工业新区服务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2)吉林市西南部物流园区。依托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丰满区、永吉县,建立汽车零配件、整车、农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西南部物流园区。即:提升完善为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提供配套服务的吉轻物流中心;重点推进以汽车零部件和整车运输为主的亚奇物流中心;规划、包装、引进一户有实力的现代物流中心。
(3)吉林市西部物流园区。依托吉林市内陆港、越北经济开发区,建立以进出口贸易、农资、生资为主的西部物流园区。即:提升完善统泰、翔鹿、东北亚等物流中心;重点完备吉林市内陆港的各项功能,形成以内陆港为龙头的物流中心。
2.构筑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两大信息平台
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企业内部信息平台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实现货运物流网、车辆信息网、商贸流通网互联互通,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1)建立现代企业内部物流信息平台。以引导、规范与支持为原则,建立一个企业内部资源共享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广泛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装备,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发挥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整合优势,不断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构建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企业资源规划和全球定位等管理系统。
(2)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以大物流企业信息平台为基础,整合全市信息网络资源,逐步扩大信息系统的信息量和用户群,向全市性的公共物流信息系统过渡。充分利用物流信息交换系统资源,对物流载体、流量、流向、流程、方式等各类信息进行提取、收集和综合加工,形成有价值的管理信息,为政府管理、决策、服务提供依据,为社会各界提供物流信息增值服务。物流公共信息系统要实现与银行、保险、税务、工商、海关等信息系统联网,推动物流活动中财务结算等电子化进程。逐步构建电子商务、供应商管理库存等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