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原始记录表由检查人员签字后存放在案卷中。
第十九条 检查人员将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处理措施等信息汇总后,制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记录》(附件5)。
检查记录应当由被检查单位参加人员和检查人员双方签字。签字前,检查人员应当就检查情况与被检查单位参加人员交换意见。
第二十条 有证据表明生产、使用的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不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或者在用设备存在以下严重事故隐患之一的,应当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一)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
(二)使用的特种设备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的。
(三)使用应当予以报废的特种设备或者不符合规定参数范围的特种设备的。
(四)使用超期未检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
(五)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或者使用经责令整改而未予整改的特种设备的。
(六)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
当场能够整改的,可以不予查封、扣押。
第二十一条 查封、扣押可能引起被检查单位停产停业的,检查人员应当事先向本质监部门主管局长报告,并取得同意。
在用特种设备因连续性生产工艺等客观原因不能实施现场查封、扣押的,可由被检查单位在检查记录上说明情况,暂不实施查封、扣押,待被检查单位正常停用后予以查封、扣押。其间发生事故的,由被检查单位承担责任。
第二十二条 查封、扣押的期限为15天。因案情复杂等情况,需要延长查封、扣押期限的,应当报上一级质监部门批准,但延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90天。
第二十三条 检查时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检查人员应当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附件6),责令被检查单位立即或者限期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隐患。
(一)发现有违反《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行为。
(二)发现有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
(三)发现在用设备存在事故隐患。
第二十四条 质监部门的检查人员通过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信息化系统或者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报告,发现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者事故隐患的,可以不经过现场检查直接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
第二十五条 被检查单位在用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者有以下严重违法行为的,经现场报告本质监部门主管局长同意或者经本质监部门案件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检查人员可以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使用单位停止使用特种设备:
(一)明知故犯或者屡次违规、违法的。
(二)妨碍监督检查的。
(三)转移、毁灭证据或者擅自破坏封存状态的。
(四)伪造有关文件、证件,或者作假证、伪证,或者威胁证人作假证、伪证的。
(五)发生一般及其以上事故(按新事故分级标准执行)的。
第二十六条 被检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检查的质监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之内报告上一级质监部门:
(一)依法应当撤销、吊销或者暂停许可证书的违法行为。
(二)拒绝接受检查的违法行为。
(三)存在区域性或者普遍性的严重事故隐患。
(四)被检查单位对严重事故隐患不予整改或者消除的。
依法应当撤销、吊销或者暂停许可证书的,应当在检查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向发证机关寄送处理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据材料复印件。
第二十七条 接到下级报告的上一级质监部门,应当对所报告的问题在3个工作日内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对依法应当撤销、吊销或者暂停许可证书的违法行为,属于本机关发证的,依法予以处理,并督促下一级质监部门依法给予其他行政处罚。
(二)对拒绝接受检查或者不予整改、消除严重事故隐患的,指导下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可直接对被检查单位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或者组织进行检查。
(三)对存在区域性或者普遍性严重事故隐患的,应当在指导下一级质监部门依法采取相应措施的同时,在管辖的行政区域内全面组织排查、整治,认为有必要的应当报告上一级质监部门直至国家质检总局。
第二十八条 被检查单位存在本规则第二十六条第(二)、(三)、(四)项情形之一,需要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配合的,质监部门应当提出工作建议,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同级人民政府或者通知有关部门。
第二十九条 检查提出整改要求的,检查人员应当在整改期限届满后3个工作日之内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复查程序按照本章上述规定进行。
第三十条 发现被检查单位应受行政处罚的,现场处罚案件由检查人员按照《
技术监督行政案件现场处罚规定》当场实施处罚。立案处罚案件按照《
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办理,其中,吊销(撤销)许可资格案件由发证质监部门的安全监察机构承办,其他立案处罚案件可以移交质监部门专职执法机构承办。
质监部门专职执法机构承办特种设备违法案件,负责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第三十一条 发现被检查单位或者人员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移送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第三十二条 检查时发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机构、作业人员考试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十三条 被检查单位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可以记录在案;拒绝签收相关执法文书的,可以采取留置、邮寄、公告等方式进行送达。有条件的,可以采取邀请第三方作证、照相、录音、摄像等方式取证。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除本规则所附专用文书外,检查使用的调查笔录、通知书、查封扣押文书、封条、续页、案件移送书、送达回证等其他文书,一律使用质量技术监督执法文书。
第三十五条 安全监察人员应当在检查及整改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将检查信息录入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信息化系统。
第三十六条 检查收集的资料、制作的各类文书等证据,应当及时立卷存档。
第三十七条 本规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
┌────────────────────────────────────────┐
│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项目表 │
├─────┬────┬─────────────────────────────┤
│ 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
│ │ 编号 │ │
├─────┼────┼─────────────────────────────┤
│ 许可资格 │ 1 │检查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发生变更是否按规定及时办理变更手│
│ │ │续 │
├─────┼────┼─────────────────────────────┤
│ 人员资格 │ 2 │相关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具有资格证件,是否有效 │
├─────┼────┼─────────────────────────────┤
│ 质量管理 │ 3 │检查现行组织机构是否符合质保手册的规定 │
│ ├────┼─────────────────────────────┤
│ │ 4 │抽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及时修订 │
│ ├────┼─────────────────────────────┤
│ │ 5 │抽查使用的法规、规范、标准是否及时更新 │
│ ├────┼─────────────────────────────┤
│ │ 6 │抽查管理记录的填写及签署是否齐全 │
│ ├────┼─────────────────────────────┤
│ │ 7 │抽查产品或竣工档案是否完整,归档管理是否规范 │
├─────┼────┼─────────────────────────────┤
│ 档案管理 │ 8 │设计、制造、安装、重大维修档案是否建立 │
│ ├────┼─────────────────────────────┤
│ │ 9 │设计图样及审批手续是否符合要求 │
│ ├────┼─────────────────────────────┤
│ │ 10 │生产的相关记录是否建立并实施 │
│ ├────┼─────────────────────────────┤
│ │ 11 │监督检验的资料是否符合要求 │
├─────┼────┼─────────────────────────────┤
│ 现场管理 │ 12 │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现场的安全标志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
│ ├────┼─────────────────────────────┤
│ │ 13 │生产现场的图纸、工艺文件、记录是否符合规定和现场实际 │
│ ├────┼─────────────────────────────┤
│ │ 14 │部件、材料的保管是否符合要求 │
│ ├────┼─────────────────────────────┤
│ │ 15 │生产设备、设施是否符合规定 │
│ ├────┼─────────────────────────────┤
│ │ 16 │检验设备、仪器是否满足要求,各项检测、试验记录是否符合现场│
│ │ │实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