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至瑞丽运输大通道。优先发展铁路和公路运输,完善民航运输,积极发展管道运输。铁路重点建设上海至长沙客运专线,大理至瑞丽铁路以及昆明至六盘水复线。公路重点打通湘黔滇三省间的高速公路连接。根据运输需求,提高通道内省会城市等干线机场能力。管道重点建设中缅油气管道、昆明-大理成品油管道。
2、国际区域运输通道。根据我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的需要,以建立能力适应、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的国际区域运输体系为目标,加强跨境战略运输通道和主要口岸后方通道的建设,重点是:
东北亚国际运输通道(含中蒙通道):铁路运输线路建设同江至哈鱼岛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复线、长春至吉林城际铁路、嘉峪关至策克铁路和西小召至甘其毛道铁路。公路运输线路建设牡丹江至绥芬河高速公路、吉林至珲春高速公路和集宁至二连浩特高等级公路。航空运输建设巴彦淖尔机场和二连浩特机场。
中亚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北疆铁路复线、精伊霍铁路、喀什至吐尔尕特铁路,以及奎屯至霍尔果斯高等级公路和石河子机场。
南亚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拉萨至日喀则铁路,整治318国道拉萨至樟木段以及江孜至亚东公路,建设日喀则机场。
东南亚国际运输通道: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改建昆明至河口铁路,推进大橄榄坝航电枢纽工程,实施航道整治工程,改善澜沧江通航条件,建设磨黑至思茅高速公路、石林-锁龙寺-蒙自高速公路和红河机场。
3、综合交通枢纽。2010年前,做好主要节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布局,重点是:
━━结合铁路客运专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机场建设,在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青岛、济南、上海、南京、杭州、厦门、广州、深圳、郑州、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西安布局建设与高速公路、客运专线和民航机场相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初步形成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合,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紧密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大连、秦皇岛、唐山、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连云港、福州、厦门、广州、深圳、湛江、武汉和重庆以港口为枢纽的货物集疏运配套体系,重点提高煤炭、矿石、油气、集装箱专业港口的后方铁路、高速公路和管道集疏运能力。
━━以促进内陆多式联运为目标,重点建设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哈尔滨、沈阳、大连、青岛、宁波、广州、深圳、郑州、武汉、成都、西安、昆明、兰州、乌鲁木齐等18个集装箱中转枢纽,并在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标准相统一,在管理和信息上一体化。
━━积极推进42个节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逐步建设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北京、上海国际航空枢纽与城市连接的轨道(磁浮)交通系统,改善城市与城际间公共交通状况。
(三)远期发展目标
2010年以后的10年,进一步扩大运输网络规模,逐步完善网络结构,全面建成“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与之相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现代综合交通网,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七、规划实施前景
(一)实现上述规划,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空间布局合理,结构层次清晰,能力负荷充分,功能衔接顺畅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网络总密度达到3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铁路1.25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31.25公里/百平方公里,内河航道1.35公里/百平方公里,油气干支线管道1.25公里/百平方公里,民航机场25个/百万平方公里。形成1.5万公里高速客运专线网,10万公里高速公路网,2万公里内河高等级航道网、以244个机场为节点的航空运输网和12万公里油气管道网,形成完善的煤炭、油气、矿石和集装箱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