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改交运[2007]3045号)
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我委编制的《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为配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统筹考虑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国土开发等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对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网建设做出了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建设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国际区域运输通道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这一规划,对于在现阶段我国资源、环境及生态日益紧迫的约束条件下,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中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实施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可能,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区分轻重缓急;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加强协调配合,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资源保护和节能减排,特别要做到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总体需求。
二、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层级上属于各种运输方式网络规划的上一级规划,既遵循了现有交通规划合理性,又从全局、综合和系统的角度,通过衔接整合,使各运输方式从局部最优达到整体最优,对现有交通规划具有指导作用。因此,从利于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出发,实施过程中应根据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对现有交通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修订;在国土利用规划和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对综合运输大通道和主要枢纽建设发展用地的需要,同时协调好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要加强各交通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和效益。
三、《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颁布,标志着综合交通发展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实施过程中,首要的是转变交通发展观念,用综合交通发展的理念统筹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问题,切实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实现交通运输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要继续做好规划的深化工作,抓紧提出综合交通网发展的有关技术指标和评价体系等;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在深入研究的同时,及时反馈;对于规划中的具体建设项目,应严格按照《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有关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规定办理。
附:《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
附: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00七年十一月
前 言
交通运输作为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迅速,综合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 网络布局和结构得到改善,设施装备水平较大提高,运输能力显著增强。但从总体上看,交通运输仍然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瓶颈”制约尚未完全消除,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任务,需要加快建立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满足经济社会对运输的总需求。为明确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统筹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发挥综合交通的整体优势,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综合交通网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通过在地理空间上和功能上的有机组合、衔接,形成网络布局,构成了综合交通体系的基础。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构建一体化整体最优的综合交通系统为目标,遵循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地理特征,对各种运输方式按照其经济技术特征进行合理布局、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突出各种运输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网络总体规模与构成、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方案,以及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从局部最优上升到整体最优,进而提高我国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