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法律经济学逻辑起点研究——理性选择理论的内涵、反证及其补充

  
【注释】作者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Arthur Allen Leff,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Some Realism About Nominalism, 60 Virginia Law Review, (1974), p.451. 
   其中最为杰出的著作是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Boudewijn Bouckaert & Gerrit De Geest (eds.), Encyclopedia of law and economics ,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0), p.792.  
   Jon Elster, When Rationality Faails , in Karen Schweers Cook and Margaret Levi (eds.), The Limits of Rational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Russell B. Korobkin & Thomas S. Ulen, Law and Behavioral Science: Removing the Rationality Assumption from Law and Economics, 88 California Law Review 1051 (2000). 
   Richard Posner, Rational Choice, Behavioral Economics, and the Law, 50 Stanford Law Review, 1551 (1998).  
   Richard Posner, Rational Choice, Behavioral Economics, and the Law, 50 Stanford Law Review, 1551 (1998). 
   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正文第3页。值得指出的是波斯纳对理性选择假设的运用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并遵循了他的实用主义法理学思想,没有固守某种刚性的定义,而是随着论证问题的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这也是他的批评者们诟病的要点之一。 
   Arthur Allen Leff在19世纪70年代早期对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的评论中就是立基于此对其进行质疑。See Leff, supra note 1. 
   比如著名的法律经济学教科书《法和经济学》就采用这种观点,参见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第二点是在法律经济学看来,人们之间所有的矛盾冲突——比如侵权行为人和被侵权人——都至少潜在的产生了某种特定的市场,在其中人们可以通过讨价还价(bargaining)达成一种稳定的互赢的一致意见。参见Herbert J. Hovenkamp, Rationality in Law & Economics, 60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 293 (1991). 
   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正文第4页。 
   Heico Kerkmeester, Methodology: General, in Boudewijn Bouckaert & Gerrit De Geest (eds.), Encyclopedia of law and economics 383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0). 
   经济学领域内比较著名的研究如泰勒(Richard Thaler)主持下,在《经济学观察杂志》(Journal ofEconomic Perspectives)1988年到1991年各期上发表的以“anomalies”命名的一系列文章,对研究中发现的许多与理性选择理论相异的现象进行了专题研究。 
   Julia P. Forrester, Mortgaging the American Dream: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Promotion of Home Equity Financing , 68 Tulane Law Review, 373 (1994).  
   Jeffrey J. Rachlinski, The Uncertain Psychological Case For Paternalism, 97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1165 (2003).  
   Daniel Kahneman, Jack L. Knetsch, Richard H. Thaler, The Endowment Effect, Loss Aversion and StatusQuo Bias, 5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3 (1991). 禀赋效应是科尼曼等实验经济学家研究的成果,这些实验经济学家曾选择了一些实验者,分成两组,并给其中一组的实验者一些物品,比如咖啡杯,同时给另一组实验者一些钱。接着将两组实验者两两配对,并告知实验者可以进行用手中的物品和钱进行交换,并且这种交换可以反复多次。最后统计交换行为发生的次数,以及两组实验者各自的卖价和买价并进行对比。根据预期效用最大化理性选择假设的预测,由于物品满足个体的效用值不同,那么交易将发生,并且物品最终会停留在那些认为它对本身最有价值的人手中,并且可能会在原先被给予物品的实验者手中,也可能会在原先给予钱的实验者手中。同时由于并不知道实验者个人的偏好如何,实验经济学家在实验前预测至少有将近一半的配对组成员之间会发生交换。并且由于实验中的交换会进行多次,配对组成员的身份会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相互转换,因此实验经济学家认为实验中产生的买与卖的价格不会相差很多。可是实验的结果并不如事先预测的那样,真实的结果是大约只有1/4的配对组成员之间发生了交换。更重要的是在实验中发现,当实验者作为卖者与买者时对物品的出价相差很大,比如如果实验者A出价5元购买了一个物品,并且这个价格是他愿意出的最高价,这说明该物品对他的效用为5元。但是其后即使其他实验者出价5元甚至高于5元(比如6元或7元),这个实验者也没有出售同一个物品。这说明该物品在实验者购买时对于实验者本身的效用值同得到后对于实验者的效用值并不一样,这其中的差异根据学者的研究发现大概是卖价的中间值的二倍,也就是说个体在购买物品时对物品的效用衡量与购买后对物品的效用衡量比例大约为1:2作用。这种实验结果明显与效用最大化理性选择假设的预测结果不符合,体现了“禀赋效应”对个体选择的特殊影响,科尼曼(Kahneman)和特佛斯基(Tversky)据此曾试图用 “期望理论”(prospect theory)来取代预期效用理论,并且成为行为主义法律经济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