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及时更新所发布的政府信息。网站是信息公开的法定载体和第一平台,要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信息发布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及时更新内容。要及时编制和更新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要定期向市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报送公开文件。
(三)加强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本内容、工作规范以及政府信息清理、相关保密知识、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等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专责人员到周边城市交流学习,借鉴先进工作经验,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四)加强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定政务公开工作评议和考核办法,把政务公开纳入社会评议政风、行风的范围,作为单位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政务公开工作各个环节的责任,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按规定开展工作、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合法利益的进行批评,并依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三、在提升创新性上下功夫
要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积极探索,注重创新,继续开创政务公开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网络公开。加快政府网站建设,进一步发挥网络公开作为政务公开主渠道的作用。以政务信息发布为基础,逐步开设网上审批、咨询投诉等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栏目。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和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共享水平。
(二)加强窗口公开。推进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办理,完善行政服务大厅或服务窗口,实现一个窗口办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做到规范透明、便捷高效,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和群众。
(三)加强互动公开。通过调查、听证、专家咨询等互动形式,与群众、企业、专家学者沟通,广泛听取意见,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四)加强媒体公开。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子屏、报刊等传媒,全面公开政府信息。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新闻定期发布制度,及时发布公众关注的信息。
四、在加强联动性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