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考评某开发区累计亩均总投资这一指标时(则i=累计亩均总投资),其累积亩均总投资为380万元(则ai=380),给定的指标目标值为360万元(则Ai=360),
那么,某开发区累计亩均总投资指标数值系数=(380/360)=1.06
已知综合类开发区累计亩均总投资指标权重为5,
则某开发区累计亩均总投资指标分值=1.06×5=5.3分
(四)重大产业项目招商考核评价
1.考核指标
开发区引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大产业项目工作目标。
2.计算方法
重大产业项目招商考评分值=100×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数/当年重大产业项目招商任务数
如:当年某开发区重大产业项目招商任务为5个,实际完成3个,则重大产业项目招商考核得分为:100×3/5= 60。
(五)整体考核评分
1.分值构成
开发区整体考核评分由转型发展综合评价得分和重大产业项目招商考评得分两部分构成。
2.计算方法
整体考核评分=转型发展综合评价得分×60%+重大产业项目招商考核得分×40%
(六)考核奖励办法
开发区根据年终实际完成情况上报各项指标数据(须经开发区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市外经局牵头组成考核工作小组,在会同有关部门对上报数据进行核实的基础上,对各开发区的完成情况进行整体考核评分和排名。开发区整体考核分值按照核实之后的指标数据进行计算,计算值按照最高不超出标准权重值的3倍取值。
四类开发区分别计算考核成绩,统一进行排名。对于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省级以上开发区,结合信息报送和日常工作表现,整体考核评分前3名的确定为全市转型发展先进开发区。考评结果在每年召开的全市经济国际化会议上通报,考评结果将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至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和市有关部门。
市政府设立开发区综合考评奖、重大项目突破奖、招商激励奖和功能品牌建设奖。其中,整体考核评分排名在前列的开发区,年终可以获得转型发展综合考评奖。重大产业项目招商目标全面完成的开发区,年终可获得重大项目突破奖。超额完成重大产业项目招商目标任务的,根据其认领《重点发展产业招商指导目录》的任务完成情况,年终可获得招商激励奖。功能特色品牌建设取得成绩的,年终可获得品牌建设奖。具体奖励金额和奖励方式另行通知。
附件:1.综合经济开发区转型发展考核指标体系
2.生态保护区内开发区转型发展考核指标体系
3.出口加工区转型发展考核指标体系
4.旅游度假区转型发展考核指标体系
5.2009年省级以上开发区外资及重大产业项目招商任务表
6.2009年省级以上开发区功能品牌建设任务表
附件1:
综合经济开发区转型发展考核指标体系
目标
| 权重
| 排序
| 指 标
| 目标值
| 权重
|
A
发
展
水
平
| 25
| A1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
| 5
|
(1)国家级开发区
| ≥70
|
|
(2)省级开发区
| ≥60
|
|
A2
| 高端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30
| 5
|
A3
| 到位注册外资完成率(%)
| ≥100
| 5
|
A4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
| ≥10
| 5
|
A5
| 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 ≥10
| 5
|
B
发
展
绩 效
| 25
| B1
| 累计亩均总投资(万元/亩)
| ≥360
| 5
|
B2
| 亩均业务总收入(万元/亩)
| ≥500
| 5
|
B3
| 财政对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投入增幅(%)
| ≥15
| 5
|
B4
| 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企业数(家)
| ≥5
| 5
|
B5
| 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企业产出增幅(%)
| ≥15
| 5
|
C 科 技 创 新
| 30
| C1
| 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
| ≥2
| 4
|
C2
| 年新增研发中心(家)
|
| 4
|
(1)国家级开发区
| ≥5
|
|
(2)省级开发区
| ≥2
|
|
C3
| 引进530高新技术人才增长率(%)
| ≥30
| 5
|
C4
| 年增高新技术孵化企业(家)
|
| 4
|
| (1)国家级开发区
| ≥15
|
|
| (2)省级开发区
| ≥5
|
|
C5
| 年新增三创载体面积(万平方米)
| ≥10
| 4
|
C6
| 年增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个)
|
| 4
|
| (1)国家级开发区
| ≥2
|
|
| (2)省级开发区
| ≥1
|
|
C7
| 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专利申请数比重(%)
|
| 5
|
(1)国家级开发区
| ≥20
|
|
(2)省级开发区
| ≥15
|
|
D 环
境
保
护
| 20
| D1
| 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 ≤0.7
| 7
|
D2
| 排污总量使用率(%)
| ≤100
| 6
|
D3
| 主要污染物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排放削减率(%)
|
| 7
|
(1)化学需氧量(COD)
| 16
|
|
(2)二氧化硫(SO2)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