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对所有终端点进行性能监视;
——能对性能监视门限进行设置;
——能存储和报告15min和24h两类性能事件数据;
——能报告“当前”和“近期”两种性能监视数据;
——能支持近端或远端环回测试功能。
c)配置管理
设备管理系统应至少能提供下述配置管理功能:
——能支持单向环的配置管理;
——能支持1+1或1:n保护倒换功能;
——保护倒换参数可以设置、存储、检索和改变;
——实际网络的配置应能按请求以图形方式在网管设备屏幕上完成;
——能支持通道的交叉连接和配置;
——能支持定时源优先级的选择。
d)计费支持功能管理
设备管理系统应至少能提供下述与计费有关的功能:
——与通道有关的数据(例如连接的时间和持续间隔、影响传输质量的损伤时间等)应有连续30天的存储记录可供调用;
——上述数据应能以ASCII码文件形式传送给外部存储设备。
e)安全管理
设备管理系统应至少能提供下述安全管理功能:
——未经授权的人不能接入管理系统,具有有限授权的人只能接入相应授权的部分。
——应能对所有试图接入受限资源的申请进行监视和实施控制。
9.7.6.2软件要求
a)一般要求
软件应按模块方式组成,每个模块彼此独立,而且每个模块的改变和升级不得影响其他模块。模块之间的接口必须有明确无误的定义和详细的文件记录。对软件系统的主要要求有:
——容易维护;
——功能测试和模块修改简单;
——全部软件及其模块清楚易懂。
b)安全性
软件系统应有保护机制防止过载引起的差错,特定元件的过载不应对设备或功能单元产生有害影响。程序和只读数据必须有保护,内部测试机制必须能测试其主要功能,发现故障并产生告警信号。一旦出现软件差错或电源失效后,系统应返回正常工作状态。
c)软件修改应能借助更换模块的方式来进行,修改工作不应影响控制活动和业已存在的数字信号连接。
9.7.6.3 运行、管理和维护接口
a)TMN接口
SDH光缆系统至少在每一端能提供符合ITU-T建议M.3010要求的Q接口,以便与TMN相连。SDH光缆系统与站内网管理系统之间的Q接口采用ITU-T建议Q.811和Q.812规定的CLNS1无连接模式协议栈,与远端网元管理系统之间的Q接口采用CLNS2无连接模式协议议栈。
b)工作站接口
SDH光缆系统的终端站应配置与工作站的通信接口,接口特性应符合F接口的要求,目前可采用ITU-TV系列建议的规定。
c)使用者接口
SDH光缆系统的终端站应为使用者(即网络提供者)提供一个64kbit/s速率的接口,可用于建立临时性的数据/电话通信通路连接,接口特性符合GB7611的要求。
9.8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所谓准同步数字体系(PDH)是以基群信号(在我国是比特率为2048kbit/s的标准信号)为基础,采用正码速调整和比特间插复用方式的系统和设备体系。
我国PDH标准将数字信号分为4个等级,分别称为基群、二次群、三次群和四次群。每个较高等级的信号都由4个较低特级的信号复接而成。4个较低等级的信号标称速率相同但允许它们之间有一定的速率容差,所以称准同步数字体系。
各级PDH信号可用光缆、电缆、微波和卫星来传输。
9.8.1 比特率与帧结构
9.8.1.1 比特率
各次群的标称比特率和容差见表23。
表23 各次群标称比特率和容差
----------------------------------------------------------
| | 基群 | 二次群 | 三次群 | 四次群 |
|----|------------|------------|------------|------------|
|复用信号|2048kbit/s |8448kbit/s |34368kbit/s |139264kbit/s|
| | -6 | -6 | -6 | -6 |
| | ±50×10 | ±30×10 | ±20×10 | ±15×10 |
|----|------------|------------|------------|------------|
|支路信号| 可能是话音信号 | | | |
| |也可能是64kbit/s| 2048kbit/s | 8448kbit/s | 34368kbit/s |
| | -6 | -6 | -6 | -6 |
| | ±100×10 | ±50×10 | ±30×10 | ±20×10 |
----------------------------------------------------------
9.8.1.2 帧结构
基群信号的帧结构应符合GB7611 3.3.1节的规定。
二、三和四次群的帧结构见表24。
表24 二、三、四次群数字复用帧结构
------------------------------------------
| | 二次群 | 三次群 | 四次群 |
|-------------------|------|------|------|
|复用信号比特率(kbit/s) | 8448 | 34368|139264|
|支路信号比特率(kbit/s) | 2048 | 8448 | 34368|
|支路数 | 4 | 4 | 4 |
|帧结构 | 比特编号 | 比特编号 | 比特编号 |
|-------------------|------|------|------|
|帧定位(1111010000) | 组Ⅰ | 组Ⅰ | 组Ⅰ |
| (111110100000) | 1-10 | 1-10 | 1-12 |
|向对端数字复用设备发出的告警指示 | 11 | 11 | 13 |
|留作国内使用的比特 | 12 | 12 |14-16 |
|从各支路来的比特 |13-212|13-384|17-488|
|-------------------|------|------|------|
| | 组Ⅱ | 组Ⅱ | 组Ⅱ |
|码速调整公务比特CJ1 | 1-4 | 1-4 | 1-4 |
|从各支路来的比特 | 5-212| 5-384| 5-488|
| | 组Ⅲ | 组Ⅲ | 组Ⅲ-V |
|码速调整公务比特CJ2 | 1-4 | 1-4 | 1-4 |
|(CJ2,CJ3,CJ4) | | | |
|从各支路来的比特 | 5-212| 5-384| 5-488|
| | 组Ⅳ | 组Ⅳ | 组Ⅳ |
|码速调整公务比特CJ3(CJ5) | 1-4 | 1-4 | 1-4 |
|从各支路来的可用作码速调整的比特 | 5-8 | 5-8 | 5-8 |
|从各支路来的比特 | 9-212| 9-384| 9-488|
|-------------------|------|------|------|
|帧长 | 848 | 1536 | 2928 |
|每支路比特数 | 206 | 378 | 723 |
|每支路最大码速调整率(kbit/s) | 10 |22.375| 47.56|
|标称码速调整比 | 0.424| 0.436| 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