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的通知


  附录B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中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

  B1 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
  矿井、采区或工作面等测定区域绝对瓦斯涌出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该区域涌出的瓦斯总量,取鉴定月3个测定日中最大的日平均值。绝对瓦斯涌出量为井巷瓦斯涌出量与抽采瓦斯量之和。风排瓦斯涌出量为所有进、回风测点瓦斯流量之差,当测定区域有多个进、回风巷道时,绝对瓦斯涌出量包括所有通风回路瓦斯涌出量之和;抽采瓦斯量取当月抽采瓦斯量(包括地面、井下抽采量)的平均值(不包括排放到测定区域回风巷的局部抽采瓦斯量)。测定日每个通风回路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可按照公式(1)计算:
  q绝= q抽+ q抽(1)
  式中:
  q--测定区域绝对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总量,m3/min;
  q--测定区域抽采瓦斯(或二氧化碳)纯量,m3/min,取鉴定月的平均值;
  q--测定区域日平均风排瓦斯(或二氧化碳)量,m3/min。

     1 n     1 n
  q排=---- ∑q排i=----------∑(Q回i`C回i-Q进i•C进i)
     n i=1   100×n  i=1

(2)
  式中:
  n--班制,矿井采用三班制时n=3,矿井采用四班制时n=4;
  i--测定班序号,采用三班制的矿井i=1,2,3;采用四班制的矿井i=1,2,3,4;
  q排i--第i班的风排瓦斯(或二氧化碳)量,m3/min;
  Q回i--第i班回风巷风流中的风量,取当班测定3次的平均值,m3/min;
  C回i--第i班回风巷风流中的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取当班测定3次的平均值,%;
  Q进i--第i班进风巷风流中的风量,取当班测定3次的平均值,m3/min;
  C进i--第i班进风巷风流中的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取当班测定3次的平均值,%。
  B2 相对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
  矿井、采区、采煤工作面的相对瓦斯涌出量为日绝对瓦斯涌出总量与月平均日产煤量的比值。相对瓦斯涌出量可按公式(3)计算:
  q相=1440×qmax/ D(3)
  式中:
  q--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qmax--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D--月平均日产煤量,t/d。

  附录C
煤与瓦斯突出基本特征和突出后抛出
煤量与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

  煤与瓦斯突出可分为煤与瓦斯突然喷出(以下简称突出)、煤的压出伴随瓦斯涌出(以下简称压出)和煤的倾出伴随瓦斯涌出(以下简称倾出)3种类型,其基本特征如下:
  C1 突出的基本特征:
  (一)突出的煤向外抛出的距离较远,具有分选现象;
  (二)抛出煤的堆积角小于自然安息角;
  (三)抛出煤的破碎程度较高,含有大量碎煤和一定数量手捻无粒感的煤粉;
  (四)有明显的动力效应,如破坏支架,推倒矿车,损坏或移动安装在巷道内的设施等;
  (五)有大量的瓦斯涌出,瓦斯涌出量远远超过突出煤的瓦斯含量,有时会使风流逆转;
  (六)突出孔洞呈口小腔大的梨形、舌形、倒瓶形、分岔形或其他形状。
  C2 压出的基本特征:
  (一)压出有两种形式,即煤的整体位移和煤有一定距离的抛出,但位移和抛出的距离都较小;
  (二)压出后,在煤层与顶板之间的裂隙中常留有细煤粉,整体位移的煤体上有大量的裂隙;
  (三)压出的煤呈块状,无分选现象;
  (四)巷道瓦斯涌出量增大,抛出煤的吨煤瓦斯涌出量大于30m3/t;
  (五)压出可能无孔洞或呈口大腔小的楔形、半圆形孔洞。
  C3 倾出的基本特征:
  (一)倾出的煤按自然安息角堆积、无分选现象;
  (二)倾出的孔洞多为口大腔小,孔洞轴线沿煤层倾斜或铅锤(厚煤层)方向发展;
  (三)无明显动力效应;
  (四)常发生在煤质松软的急倾斜煤层中;
  (五)巷道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加,抛出煤的吨煤瓦斯涌出量大于30m3/t。
  C4 瓦斯动力现象抛出煤量和瓦斯涌出量计算原则和方法:
  (一)抛出的煤量指由瓦斯动力现象抛出的煤量。煤量可按照实际清理出的煤量为准,或按照煤炭的堆积体积计算。计算时堆积煤炭的密度取值范围为0.8t/m3~1.0t/m3,抛出煤炭的粒度差别较大时,可分段按照不同堆积密度计算。
  (二)抛出煤的瓦斯涌出量为发生瓦斯动力现象后回风巷中的瓦斯从升高开始,截至恢复到瓦斯动力现象发生前状态的增量。对瓦斯涌出量长时间不能恢复到瓦斯动力现象发生前的瓦斯涌出状态的,计算截止时间为瓦斯涌出量降到1.0m3/min时或瓦斯涌出量降到稳定状态时。
  (三)瓦斯涌出量可根据工作面、采区、水平或总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和风量的测定值计算,并应尽量选用瓦斯浓度测值没有超过测量仪器(或传感器)量程的测点资料,当发生瓦斯逆流或局部通风系统遭到破坏时,可选用采区或总回风流中的测点资料计算。瓦斯涌出量可根据瓦斯浓度和风量的测值变化规律,采用曲线拟合后再积分的方法或者采用分段取平均值的方法计算。

  附录D 煤的破坏类型分类表

破坏

类型

光泽

构造与构造特征

节理性质

节理面性质

断口

性质

手试强度

Ⅰ类

(非破坏煤)

亮与半亮

层状构造,块状构造,条带清晰明显

一组或二三组节理,节理系统发达,有次序

有充填物(方解石),次生面少,节理、劈理面平整

参差阶状,贝状,波浪状

坚硬,用手难以掰开

Ⅱ类

(破坏煤)

亮与半亮

1.尚未失去层状,较有次序;

2.条带明显,有时扭曲,有错动;

3.不规则块状,多棱角;

4.有挤压特征

次生节理面多,且不规则,与原生节理呈网状节理

节理面有擦纹、滑皮。节理平整,易掰开

参差多角

用手极易剥成小块,中等硬度

Ⅲ类煤

(强烈破坏煤)

半亮与半暗

1.弯曲呈透镜体构造;

2.小片状构造;

3.细小碎块,层理紊乱无次序

节理不清,系统不发达,次生节理密度大

有大量擦痕

参差及粒状

用手捻之可成粉末、碎粒

Ⅳ类煤

(粉碎煤)

暗淡

粒状或小颗粒胶结而成,形似天然煤团

无节理,成粘块状

 

粒状

用手捻之可成粉末

Ⅴ类煤

(全粉煤)

暗淡

1.土状构造,似土质煤;

2.如断层泥状

  

土状

易捻成粉末,疏松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