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为基础,以信仰为纽带
丁利
【关键词】无
【全文】
当你读着这行文字的时候,你把焦点注意力贯注在文字的意义上而附带地知觉文字。你眼睛看到的是作为符号的文字,但你大脑“意会”理解的是文字背后的思想。这是我给波兰尼的“意会知识”给出的一种庸俗解释。
根据波兰尼1946年前后的路德演讲集整理出来的《科学、信仰与社会》,是他哲学生涯的开山之作,为后来的《自由的逻辑》和巨著《个人知识》奠定了基础。与稍晚的哈耶克、波普尔同被誉为“朝圣山三巨星” 的波兰尼,也以关于知识的探讨作为其整个理论思索的起点。这位从世界级的科学家转型而来的哲学大师,从揭示人类知识(科学是其一个侧面)的性质出发,广泛涉及了科学活动的体制与组织,科学的建立与创新,以及社会组织和社会计划。一边是人类纯智力生活的科学活动,一边是世俗的社会,而联结这两者的则是“对某种精神实在的信仰” (P114)。
我把自己从这部小册子中得到的思考漫画式地归为三个方面:第一,知识的过程是重要的,或者说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我们相信自己掌握某种知识时的知识(心智)结构是重要的;第二,与前者有关,创新是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三,科学与社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即是如何处理那些凝聚且稳定下来的知识与自主创新之间的权衡。
第一个方面主要体现在波兰尼关于知识的分类上。“人类知识通常有两种:诸如书面文字、地图或者数学公式里所展示出来的,通常被人们描述为知识的东西仅是其中之一而已;另一些未被精确化的知识则是另一种形式的人类知识,比如我们在实施某种行动之时怀有的关于行动对象之知识。假如我们将前者谓为言传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后者则称作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的话,那我们就可以说人类始终意会地知道自己正在支持自己的言传知识为真(P110-1。”意会知识所具有的支援功能,使得我们通过意会知识赋予明言知识以直觉意义,才真正实现了理解(understanding)。
这个概念的脉络相当丰富,我自认为难以抓住其细微之处。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一书里曾经讨论过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这个划时代的贡献。定理通过一个足够复杂的数学形式系统都存在为真但不能被系统证明的命题表明,几乎所有形式系统(包括波兰尼所谓的言传知识)都具有本身不能克服的局限性。而正象哥德尔当年也曾指出过的,我们作为研究者,能够判断那个不可证的命题为真并进而认识到形式系统的局限性。这种“我们不得不一再地从直觉之泉中汲水”的做出“元理论”思考的能力,应该是对波兰尼的意会知识观念的有力支持。当然,我们在进化过程中是如何获得这种能力的,几乎还是一个谜。
波兰尼把科学活动和社会行为都看作是持有个人主观知识的人们在互动中的试错选择和调整进化的结果,即“个人参与实际指导和掌控着我们的认知能力” (P119-20)。所以,探寻知识的过程,与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的明言知识至少同样重要。由此,我们也就被引向第二个方面,意会知识观念背后的创新性。“即便我们承认关于宇宙万物的精确认识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但随之我们就将发现,人类最杰出的思想活动恰是创造这种知识的过程;人们将之前未能明知的领域纳入人类知识掌控之下的那一刻,正是人类思想最伟大之时” (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