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防汛应急响应能力。健全三级防汛指挥信息网络、完善水雨情监测站网、深化防汛业务协同应用,实现“光纤网络到相关单位、汛情网上报送、高清视频会商”,“积水自动监测、灾情信息上图、三级联动应用”、“雨水情覆盖到圩区、应急通信保障、指挥调度到街镇”,不断提高我区防汛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6.积极推进数字社区工程,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重点建设新型社区生活服务平台。以“政府引导,企业联动,服务社区,便民利民”为宗旨,充分整合汇聚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积极建立以传统社区服务为依托,以优质服务为特色,以全区市民为对象,以服务资源数字化为特征,结合网络、手机、电视、电话等多种服务渠道,形成网上、网下相结合,网络、实体相结合的新型社区服务业态,让居民享受到智能化生活服务便利的同时带动区内信息消费。
7.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
探索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平台。为缩小城乡差距,综合利用电脑、电话、电视、电台、平面媒体等信息传输载体,开发建设农业农村数据中心、科技信息专家服务系统、市场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及动物疫情远程诊治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为“三农”发展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卫生等信息服务。
继续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普及。贯彻落实中央和上海市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精神,深化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千村通工程,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着力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素养,继续实施“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开拓思路,创新培训方式和方法。
8.探索信息无障碍工程,服务弱势群体
对“上海青浦”门户网站进行无障碍改造,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网上服务;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开发提供面向残障人士的应用技术、信息终端和服务;引导残疾人群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脑、电视等渠道获取信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弱势群体服务范围和功能,提供养老为老、涉农、社会救助等多种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信息化促进机制
建立健全各级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各部门要把信息化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加快信息化体制创新,建立信息化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统筹规划,有序推进,防止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和重复建设。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实施、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网络平台、统一安全管理”的原则积极有序推进政务信息化。协调各方利益,广泛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
(二)加强信息产业政策扶持
明确信息服务业扶持重点,对重点领域加大扶持力度,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作为改善发展环境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的核心,进一步加大在人才、科技、技术改造、高技术产业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时通过整合利用各项政策措施,共同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信息化制度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
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上海市标准基础上,加强和完善信息化制度标准建设,加强以规范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信息化的建章立制工作,建立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规范。重点建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保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安全管理。同时加大对规章规范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确保信息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加大信息化宣传力度
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信息化宣传工作,在全区上下营造出关注信息化、支撑信息化、学习信息化、参与信息化、享受信息化的良好氛围;利用网络平台,介绍信息化发展历程、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扩大信息化的宣传辐射面;通过信息化成果展示,开展信息化培训,提高全区人民信息化操作技术、提高科技素养;加大信息化宣传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力度,促进信息化宣传工作。
(五)加快信息化知识普及和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