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互联网管理要求,健全信息安全监管体系,落实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责任制;探索多部门相结合的网络综合治理机制,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社会环境。
(七)全面拓展社会信息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以需求为先导,按照“便民、利民、惠民”原则,全面推动社会资源数字化进程,重点加强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城市建设、社区和三农等公众关注度高、生活关联度大的民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和社会管理水平,切实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居民生活质量。
1.大力推动数字健康工程,强化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
加大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覆盖面,形成集健康筛查、评估、干预和健康档案动态管理为一体的健康综合管理服务模式,实现全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全面整合和互联互通;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结合健康档案信息运用,推进区内医院信息化工程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立集健康远程教育、医疗在线咨询、医疗健康信息分享、健康互动网上社区系统等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实现每个家庭均可以便捷享受健康教育与服务。
2.加速旅游数字化进程,建设旅游信息化服务体系
加强旅游数字化服务。依据3G移动宽带和互联网等核心技术,建设电子门票、移动旅游执法监督系统、旅游应急处理系统、重点旅游区域视频监控、多媒体信息服务等功能,力求实现高效的管理、便捷的沟通、准确的执法及完善的服务,为政府管理部门、旅行社、景区和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
打造旅游综合服务平台。通过3D技术全景展示景点景区,为旅行者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选择,打造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预订和在线支付,借助移动网络,通过多平台终端随时随地的提供移动导游服务等各类旅游增值服务。
3.加快推进数字教育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按照市教育局要求,完成教育城域网改造;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对各类教育网站进行集约化建设,推进课程教学与信息资源整合,探索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在中小学校探索“电子书包”试点,普及以智能终端为载体的学习管理信息化服务与应用,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教研、管理、家校互动中的创新应用;鼓励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区内学校的教学改革尝试,促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
率先构建和推广终身教育服务平台。探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信息化在教育资源整合、培训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支撑作用,积极推动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终身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开放的教育学习环境、丰富的学习内容、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加快推动科普信息化。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科普信息合作与交流,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等资源,将其信息化和网络化,强化科普资源共享服务,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和效率,持续开展农村信息化培训,加快科学技术教育、传播和普及。
4.加快文化资源整合,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加快数字化业务发展,推进“三网融合”。按照“三网融合”的要求,发展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完成市区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双向化改造,实现“一城一网”。根据全市统一安排,完成镇级有线电视老网改造、全区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基本实现全区地面数字电视全覆盖。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信息化。开设“青浦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网”,实时、多维地提供公共文化信息导航、文化活动远程指导、文化在线咨询等服务。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农村文化信息化“三合一”服务点,利用文化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实现覆盖全区的公益性互联网服务。
5.实施“数字城管”行动,提升城市服务和管理水平
大力推进城市交通智能化工程。围绕多种交通一体化,推进地面公交、轨道交通、航运、高铁等不同交通载体之间的信息整合、交换、共享和服务,推进多种交通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优化交通引导信息系统,通过电子标识、停车导航、车流管理、数字地图等多种方式,拓展交通引导信息的告知途径与方式,构建即时、便捷、准确的交通引导信息告知系统。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同周边省市的交通区域联动、促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
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化。整合各条线环境监控资源与数据,将远程视频监控引入到环保监管系统中,推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坏境监测终端的规模部署和应用,加强对气象、地质、海塘、湿地等城市生态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事前预警、紧急响应和智能化控制,提升环保监管能力和覆盖力度,提高环保执法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