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网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江门电网将进入大发展的阶段,预计至2015年江门电网500KV线路将由现有的14回增至32回,220KV线路将由现有的52回增至80回,110KV线路将由现有的212回增至328回,110KV及以上变电站将由现有的149座增至173座。
1.变电站规划。
--500kV布点规划
“十二五”期间,西电东送糯扎渡直流送入广东,该工程起点在云南普洱地区,落点在江门,直流电压采用?800kV,直流输电容量5000MW,直流换流站与500kV鹤山变电站合建。
根据变电容量测算及地区电网供电需求,“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增500kV变电容量750MVA,即规划2013年扩建五邑站第二台主变750MVA(详见图4)。
图4 2015年500kV电网接线示意图(略)
--220kV布点规划
“十二五”全市规划新增220kV变电站8座,扩建220kV变电站4座,总计新增主变容量3720MVA。
--110kV布点规划
“十二五”全市规划新增110kV变电站16座,扩建110kV变电站26座,总计新增主变容量2878MVA。
2.智能电网计划。
落实国家低碳发展战略,支持新能源开发利用,积极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工作。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储能接入的建设。结合配电网建设,引入智能表计、智能变压器、超导变压器、智能配电网等技术;推广应用紧凑型和同塔多回线路、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分布式供能等新技术,加强数字化智能电网新技术研究开发,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接入、交互式智能电力系统、电动汽车等终端设施应用创造条件。
--微电网建设。结合分布式能源建设微网,积极探索建设微电网供电系统及智能用电系统,并在智能光纤入户、可视化供电、可视化展示、储能等方面开展工作。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预测到2015年,全市电动汽车总量预计达到600台,规划建设各类充电站13座、充电柜126台,新建公务车、私家车及公共停车场专用和公共充电桩5400个。
--在江门高新区、新会古井镇、沙堆镇等区域配合分布式能源站建设,促进清洁、安全、可靠的绿色能源利用和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的试点建设。
三、煤炭
(一)需求预测和问题分析。
我市所需煤炭资源完全依赖于外部购买,并主要通过海运调入。在国内外能源形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缺乏相应可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可靠、稳定的煤炭供应基地。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原煤消费量超过1200万吨,约占全省15350万吨的8%。随着台山电厂2台100万千瓦燃煤机组和新会双水电厂60万千瓦燃煤机组投产,预计我市煤炭需求将大幅度提高。
(二)煤炭发展主要任务。
1.加快港口煤炭码头建设和煤炭战略储备。
“十二五”期间,依据银洲湖区域造纸、造船、电力、化工等良好的临港产业基础及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加快银洲湖高等级煤炭航道和码头的建设;加快建设煤炭安全储备制度,稳步推进能源战略储备工程,支持建设存煤能力500万吨的银洲湖省级煤炭集散基地和配套规模的码头煤炭储备基地,最终建设成为国家级煤炭集散及战略储备中心。
2.加快煤的洁净利用。
全面落实“上大压小”政策,淘汰关闭小火电的同时积极置换区域支撑电源;积极试点高效、清洁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机组(IGCC)示范工程,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确保环境清洁;加快推进电厂燃煤烟气脱硫脱销,在台山电厂开展联合烟气脱硫脱销试点工程;在工业炉窑大力推广低NOx燃烧技术和燃烧设备,同时开发低成本烟气脱硝技术。
四、油品
(一)需求预测与问题分析。
我市的石油化工及相关产业发展已有一定规模,行业主要分布在石化产业链的中下游环节,但由于缺乏大石化上中游项目的支撑,石化产业规模难于加快形成。另一方面,我市成品油供应渠道、方式相对单一,油品码头、油库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缺乏成品油储备基地,没有成品油输送网络,成品油供应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较差。据统计,江门港成品油泊位的设计通过能力为243万吨/年,据2010年市港航局不完全统计,江门港油品吐量为260万吨。目前,江门港油气化工码头吞吐能力仅为珠三角主要港口的3.5%。
(二)油品发展的主要任务。
1.加强储备基地建设,实现多渠道发展。
加快建设成品油储备基地和成品油输送网络,增强成品油供应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鼓励有资格的企业开展油品的批发和零售业务,实现油品供应的多渠道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油品经营及储备工作,增加我市油品资源投入量;增强政府调控油品供应的能力。
2.加强油品专用码头建设。
依托崖门3万吨级航道整治工程列入省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的有利条件,依靠广海湾、川岛优良的港口资源,加快银洲湖区域的万吨级石化码头工程,推进江门港新会港区古井第二作业区亨源油气化工码头项目,支持在台山广海湾、川岛深水良港发展大型石化项目,增加江门地区石化码头的总通过能力,实现油品在沿海和东南亚的直航运输。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新建2个以上万吨级油品泊位及配套的油品储库。
3.加强成品油基础设施建设。
稳步推进能源储备工程,建设石油储备基地,在银洲湖建立成品油战略储备基地。支持在台山广海湾、川岛地区规划深水港区能源运输建设项目及配套油品储库的建设。根据我市城市和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做好加油站、加气站的优化布局,并在建设前预留好加油站及加气站项目用地。
五、燃气
(一)需求预测与问题分析。
我市居民用燃气以液化石油气为主,天然气用量较少,仅蓬江区、江海区约2万户居民用上天然气。2010年,我市燃气(包括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消耗量为25.24万吨标准煤,折合天然气2.03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气实际消费量0.1145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如何优化扩大天然气的利用途径和使用量,鼓励支持工业用户、商业用户、公共服务机构及热电用户使用天然气,是我市优化能源结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天然气发展的主要任务。
1.加快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
在接入设施方面,配合广东省天然气“全省一张网”建设,实现多气源供应格局,加快省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江门段(详见图5)、中石油“西气东输”二线江门段、中江高压管道等工程及管网建设,促进珠江西岸燃气工程互联互通(详见图6)。规划建设2座天然气门站,在推进中心城区及新会区的燃气管网建设的同时,加快完善四市三区城市燃气管网,提高管网的覆盖率,构建全市统一的天然气高压管网。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燃气设施一体化;配合全省天然气主干管网二期工程,完成匹配连接;加强城市外围高压管网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天然气高压系统供气保障能力和储气调峰能力;加快车船用天然气加气站的建设,基本满足城市燃气公交车、出租车及船用加气需求。
图5 广东省管网二期工程(略)
图6 广东省天然气管网“十二五”规划(略)
2.打造省级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基地。
依托我市建设省级能源产业基地的契机,努力打造省重要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基地,支持开展LNG专用接收码头、中转储备库项目建设。打造面向广州、东莞、珠海、湛江、阳江及港澳等地区重要的天然气气源供应中心。不断完善LNG综合利用产业链,鼓励建设天然气下游延伸产业项目,大力发展LNG加气机等相关设备的制造装配工厂,争取引进国家级的LNG设备检测中心。
“十二五”规划分期建设2个万吨级LNG专用接收码头和2个以上万吨以上LNG 储备库,年周转量100-500万吨;引进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链相关企业5-10家。
3.加强天然气管网的调峰能力建设。
针对天然气调峰和应急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及时规划好 LNG 调峰站建设,增大天然气的战略储备能力,确保在自然灾害、国际争端等特殊情况下有应急气源,启动LNG专用接收码头及中转储备库项目的审批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