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物流现代化方面,加快建设具有仓储、运输、包装、配送、交易等综合功能的现代物流基地,引导物流企业落户。大力采用先进运输组织方式,重点发展快速货物运输、专业化运输、集装箱运输等专项特种运输。加强物联网、车联网等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强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运输市场管理方面,以安全、节能减排和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环境建设,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退出和监管制度。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对道路运输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和从业人员的诚信考核。
4.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强化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理念,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结构,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和出租汽车管理。
---公共交通服务网络方面,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交线路覆盖率,探索发展快速公共交通(BRT),建设以常规公交为主体、以出租客运为补充高效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着力提供多层次的公共交通服务,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公共交通站场设施方面,加大城市公共交通停车场、首末站和港湾式停靠站等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公共交通站场配套设施建设。
---公共交通车辆方面,进一步增加运力、优化车辆结构,提升运输装备水平,加快现有车辆更新改造步伐,鼓励使用中高档、节能、环保型等新型城市公共交通车辆。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方面,加快制订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服务标准和规范,建立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考核制度和公共交通价格形成机制。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运营监管。
---出租汽车管理方面,建立出租汽车行业稳定、规范、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运营管理,维护出租汽车市场秩序。
5.强力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强力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着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
---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建立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体制,健全监管网络。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应急协调机制和专群结合、军地结合的应急保障机制。
---安全应急设施设备建设方面,继续实施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危桥和渡口改造工程、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完善客运站的安保和反恐设施设备。建设省级公路水路交通应急指挥中心、省级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高速公路应急保障物资储备点。重点建设国家级区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和路网协调中心,建设省级水上交通应急搜救机构。
专栏6 国家级区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和路网协调中心
河南省国家级区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和路网协调中心是交通运输部“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10个左右国家级区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和路网协调中心之一。其核心服务范围为:以郑州为中心,以600公里为半径的区域,包括河南省全省和河北、山西、安徽、山东、湖北、陕西六省的59个地市。其功能定位为:区域公路交通应急设备物资储备和管理的有效载体,区域公路交通应急队伍建设和定期培训演练的有效载体,平急结合、常态路网协调机制建设和运作平台
具体建设目标包括:(一)集中储备适应性强和机动性强的道路抢通、桥梁抢险、综合保障等设备及物资。(二)建设专业化、现代化应急基础设施,实现仓储、维修、培训、演练设施一体化配备。(三)建设专兼结合、平急结合的公路交通应急抢险队伍,全面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应急能力显著提升。(四)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区域协调联动机制,实现路网管理中日常协调及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大幅度降低区域路网大范围阻塞事件发生概率。
|
---预案体系建设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明确预案实施主体,构建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队伍和运输能力建设方面,加强专业和兼职交通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应急运力的储备和征用制度以及经费保障机制。
6.大力发展绿色交通
加快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以建立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为重点,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交通循环经济,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节能减排方面,积极推进中原绿色客运新干线工程建设,支持省内客运车辆低碳化改造;严格落实营运车辆油耗准入制度,鼓励推广使用低排放车辆。加大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快高速公路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与推广。建立完善交通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加强引导,倡导公众选择节能环保的公共交通出行。
专栏7 “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为确保我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目标实现,重点实施十大工程:
(一)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示范工程;
(二)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工程;
(三)公路甩挂运输节能减排试点工程;
(四)绿色驾驶工程;
(五)内河振兴工程;
(六)节能与新能源车辆推广示范工程;
(七)智能交通节能减排工程;
(八)节能型公路工程;
(九)交通运输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十)节能减排监管能力建设工程。
|
---环境保护方面,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贯穿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优化公路建设路线,合理避绕生态敏感区。公路建设尽量拟合原地形,减少高填深挖,减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注重生态修复,有效改善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功能。
---资源利用方面,统筹利用线位资源,优化路线方案,合理确定建设规模,鼓励利用老路改扩建。推行适应节约土地要求的技术标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大力推广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积极推动钢材、沥青等资源再生利用,发展交通循环经济。
7.着力抓好科技、教育和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