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质量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产业分工和市场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标准、人才、技术、市场、资源等竞争日趋激烈。
从国内看,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坚实的质量基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需要可靠的质量支撑;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也需要更强的质量保障能力。
综合来看,虽然国内外宏观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但质量工作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质量工作,质量工作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广东省政府建设“质量强省”的要求,结合佛山实际,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从“质量兴市”到“质量强市”的变化,是新时期、新阶段的特征所决定的,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抉择。因此,质量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发展机遇
(一)外部环境。
具备社会形势相对稳定的机遇。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改变,政治社会稳定,国际地位稳步提升,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总体有利的国内外形势为佛山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具备国家质量发展政策支撑的机遇。《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的发布,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建设质量强国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是质量工作迎来的一个宝贵的发展机遇期。
具备珠三角特殊政策支撑的机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实施,标志着珠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为广东进一步提高产业层次、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以及解决环境污染、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具备质量强省建设的机遇。为突破质量瓶颈,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打造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国际知名度高的品牌,实现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双提升,2010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质量强省活动的意见》(粤府〔2010〕84),提出要以提升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为支撑,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
(二)内部环境。
具备率先发展的能力。佛山顺应形势发展变化,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稳中求进,统筹做好稳增长、促和谐、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利用市场倒逼机制,率先调整经济结构,主动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质量,经济社会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
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佛山市具备工业基础好、民营经济强、体制机制活、基层发展动力足等优势,具备更好更快的质量发展条件。
具备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2010年12月,佛山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质量强市活动的意见》(佛府〔2010〕152号),并成立了以市长和三位副市长挂帅、市直20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为全面深入开展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提升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具备大质量机制的立体框架。搭建了质量强市工作市、区、镇(街道)三级联动的“倒金字塔”形立体格局,市、区、镇(街道)三级联动的质量强市大质量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三)面临挑战。
与此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十二五”时期我市仍将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质量工作仍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数量,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
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还不高。虽然我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在全省已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但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生活品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产业结构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在整体产业中比重偏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过低,服务支撑能力不强。
占工业企业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底部,技术创新能力不够强,产业结构低档次、产品品牌同质化等问题成为制约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污染物持续减排压力加大,环境问题日益复杂,环境风险日益凸显,环境管理机制体制创新不足,环境监管能力依然滞后。
建筑工程质量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工程质量诚信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
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有待完善,提升佛山制造的全国乃至全球知名度,增强人民群众对质量工作的信任度、满意度和幸福感等仍需长期努力。
质量建设工作机制不完善。大质量建设涉及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各行业、各部门,而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工作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在推动质量建设工作中未能形成统一合力,需进一步加以健全和完善。
因此,“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大质量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把质量强市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提升,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力促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佛山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省政府建设“质量强省”的总体部署,围绕建设“先进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的目标,切实强化质量工作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标准创新和管理创新,持续提升全市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总体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幸福感提升,奋力开创“民富市强、幸福佛山”建设新局面,力争成为全省以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先行地区。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质量优先、以质取胜。注重发展的质量、结构和效益,全面提高各行业质量管理水平,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加快形成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区域竞争力,通过质量建设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质量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把保障安全和改善民生作为质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民生安康,致力质量惠民,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三)坚持转型升级、企业为基。充分发挥企业在质量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广大企业走质量强企、质量强业的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