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水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10、中灌宜昌基地及基层水利能力建设。加快建设“中灌中心宜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基地”,主要建设内容:一是新建位于宜昌开发区基地总部的科技实验综合楼,总建设面积27000m2;二是建设在东风灌区内的枝江石子岭节水灌溉示范区;三是在服务区内的10个实验站建设数据采集点和现场综合实验室。加快建设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建成全市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建成夷陵区的十字沟监测点,设立观测小区,实现坡面径流观测数据自动采集、传输、整编入库及分析利用的自动化,建设自动检测数据库、数据服务系统及数据公告系统。加快建设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主要建设内容:配备相应的办公和工程测量设备。规划投资13215万元,其中基地7645万元,防汛抗旱应急体系建设、水保监测、基层服务体系共计5570万元。

  五、“十二五”时期全市水利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执行中央治水方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努力建立节水型社会。一是给洪水以出路,解决洪涝灾害问题。把给洪水出路作为整个防洪工作的指导思想,并贯穿项目规划、论证、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实现人与水和谐共处。二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统筹工程建设,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注重蓄水、调水工程建设,高度重视节约用水,大力倡导建设节水型社会。在继续抓好农业节水的同时,加强工业节水、城市节水工作。树立水权、水市场理念,探索对水资源短缺区域实行初始水权分配。积极改革水价,尝试推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争取调整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和标准,用市场机制、价格杠杆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三是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工作,实现山川秀美。四是严格排污权管理,解决水污染问题。改变过去单一注重防治水对人伤害的一面,高度重视人对水的伤害,按照宏观控制、微观定额管理的要求,控制污染排放。加强河流生态监测,有效保护河流。高度重视山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带来的生态问题,按规程规范搞好论证,尽可能减轻对河流生态的不利影响。

  (二)依法管理涉水事务。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把法律法规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遵纪守法、处处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各级水行政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水平。使各项水事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实施人才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一是注重人才培养。大力实施水利人才战略,统筹抓好党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引进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大胆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建立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健全水利科技推广机构,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管水、用水、治水”。继续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型,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大力推广应用生物慢滤水处理技术和新型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水资源的监控调度、洪水预报预警及灾害评估、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等方面,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自动化技术等对水利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围绕防洪、节水、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加强水利关键技术研究。

  (四)加强规划统筹和项目管理。以规划为龙头,加大水利项目规划统筹工作力度;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管理,狠抓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进度;加大项目建设管理力度。保持项目规划计划的严肃性,规范建设管理程序,规范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建设资金管理和监督。

  (五)多渠道筹措水利投资。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渐形成以国家投资为导向,地方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水利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社会化和市场化管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等水利规费征收政策、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用足用好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在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灌溉中争取各种补贴政策,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引导鼓励农民自觉参与农村水利建设,逐步建立“农民自愿参与、村组自行组织、政府协调服务”的筹资筹劳新机制。按照“公益性水利设施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农村小型水利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性水利工程项目推进市场化”的思路,为水利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