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法制建设和维权。
主要任务:
--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良好法制环境。
--完善残疾人维权工作机制,畅通联系残疾人的渠道,深入开展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着力解决残疾人普遍性、群体性的合法利益诉求。
政策措施:
1.进一步加大《
残疾人保障法》等保障残疾人权益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积极配合各级人大、政协开展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残联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代表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2.将《
残疾人保障法》、《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市“六五”普法规划,制定实施残联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提高残疾人对《
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知晓率,提升残疾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对残联系统工作人员开展法制教育培训。
3.深入推进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残联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残疾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法律救助工作。切实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建设,在政策制定、重大案件解决上发挥有效作用。不断拓展法律服务工作领域和服务内容,把残疾人法律服务向社区、乡村延伸,为残疾人提供人性化、专业化服务,依法解决残疾人切身利益问题。继续推动将残疾人权益保护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扩大残疾人法律援助覆盖面。加快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机构建设,市和有条件的县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4.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健全信访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将残疾人信访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加大重大侵害残疾人权益的信访案件协调督办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残疾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
(十一)残疾预防。
主要任务:
--建立综合性、社会化预防和控制网络,初步形成信息准确、方法科学、管理完善、资源共享、监控有效的残疾预防机制。
--实施重点预防工程,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政策措施:
1.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广泛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健全政府统筹规划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团体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
2.针对危害面广、可预防的致残因素,实施一批重点预防工程。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逐步建立健全全市产前筛查诊断网络,广泛开展新生儿缺陷筛查,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制度,有效控制自闭症、脑瘫、重度智力残疾等先天残疾的发生。有效控制先天性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所引起的儿童智力残疾的发生。强化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初级眼保健工作,普及青少年视力检查和眼保健,减少白内障、少儿盲、曲光不正等导致的可避免盲。加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交通安全和防灾减灾工作,控制、减少环境因素和意外事故致残。有效落实各项地方病防治措施,防止出现地方性克丁病新发病例、重度氟骨症患者、大骨节病临床新发病例和急性、亚急性克山病病例。重视精神残疾预防,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