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文化事业,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化投入、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和运作机制。着力打造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联动”文化服务网络,增强公共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能力。到2015年,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和较为完备的服务体系。突出楚文化特色,以文化资源整合开发为基础,加快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教育等方面的融合与互动,着力发展文化创意、演艺娱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文化、广告动漫等文化产业,延伸产业链。到2015年,力争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是: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以沿江文化产业带为轴,以6个县市城区文化产业区为翼,形成“一带七星”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文博机构,壮大队伍,提升人员素质,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协调统一。由市文化局、市旅游局、市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荆州开发区组织落实。
25.加快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中心。发挥荆州文化底蕴深厚的资源优势,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提质升级文化旅游产业,有步骤、有重点地挖掘、开发和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把文化旅游资源的亮点变成文化旅游的热点。加快推进荆州古城、洪湖岸边是家乡-天鹅洲保护区两个鄂西圈核心景区项目,努力把荆州建成全省楚文化、三国文化旅游的龙头和国际性文化旅游目的地。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荆州开发区、荆州大遗址保护区组织落实。
(六)推进人水和谐城市建设,加快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重点从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次,大力推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发展模式,建立政府推动、公众参与、市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加强化工、印染、造纸等行业的污染治理工作,实现“三废”达标排放。加快产业园区的生态化转向,积极推进零排放工业示范区建设。推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建立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社会体制。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起农业循环经济链。由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农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荆州开发区组织落实。
27.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积极发展低碳装备制造业和低碳排放产业,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化,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碳汇量,2015年,森林面积达到4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活立木蓄积量提高到1800万立方米。倡导公众循环消费、低碳消费。由市发改委、市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荆州开发区组织落实。
28.积极建设“两型”社会。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全面落实保护耕地的各项措施,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合理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耕地保有量稳定在65.15万公顷以上。继续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促进水质改善,重点实施以荆江大堤为主体的江滩整治工程、以城区内水域为主体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以长湖为主体的水岸文化建设和沿湖水系治理工程,彻底解决城区水环境污染问题。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为切入点,以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控制为手段,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中心,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重点行业污染控制为重点,推进多污染物综合控制。中心城区全年优良天数维持在310天以上。“十二五”时期,全市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明显减少,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为载体,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抓好洪湖、天鹅洲、洈水等湿地生态建设,加强四湖流域和荆南四河的环境综合治理,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和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程建设,加快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到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超过85%,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县级以上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城区餐厨垃圾处理率100%;中心村污水处理率70%,中心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70%以上。由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委、市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荆州开发区组织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