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农业污染防治
(1)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
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稳定粮食,调减蔬菜,发展经济作物。加大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及有机肥推广力度,普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监控。结合“种养结合”试点探索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推进化肥、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实现包装物60%回收。推进浦江生态精品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2)养殖业污染治理
推进标准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场改造、建设,全面推进浦江镇生猪散养整治,完成74家生猪散养户综合治理,完成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建设,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生态示范工程建设。
2、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1)村庄改造及城中村环境整治
继续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开展村庄改造,实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村内道路桥梁修缮改造、村内河道疏浚、生活污水处理等十二大工程,落实村庄改造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城中村改造,建设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配备垃圾收集点、公共卫生厕所等必要的生活设施和环境基础设施,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2)中小企业污染监管
探索建立扶持村级经济发展的机制政策,规范农村地区工业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高污染、高能耗分散小企业的执法力度。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监管力度,杜绝偷排废水、废气现象,确保企业的各项环境指标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七)生态绿化建设和土壤污染防治
按照“完善布局、增强功能、注重民生、提升服务”的工作思路,以城镇绿化林地建设为重点,提升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为目标,全面推进绿地林地建设,启动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到2015年,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50公顷、立体绿化面积25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左右;林木覆盖率达到15.8%以上。
1、推进绿化和林地建设
(1)城镇绿地建设
完成外环生态专项129公顷以及林海公路、吴泾化工区、剑川路商务区250公顷公共绿地建设,同时新建古美公园等1-2座,并结合大型居住区、商务区等开发,完成100公顷单位、居住区绿地建设。加大休闲绿地、公园的新建和管理力度;加强农村绿化建设,逐步缩小与城区绿化的差距。
(2)立体绿化建设
借鉴和吸纳世博场馆立体绿化的设计理念,加大立体绿化的推广力度和管理水平提升,使其成为地面绿化不足和提高城区绿化的有效补充。在已建成的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桥柱绿化、窗台绿化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立体绿化的推广层次,提高立体绿化的生态效益和环境功能。“十二五”期间发展立体绿化25公顷,其中屋顶绿化20公顷,并积极探索立体绿化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技术。
(3)林地建设
提升林业功能,改造林相结构,拓展林业碳汇功能,增加绿色财富。推动浦江镇郊野公园等重点林地项目建设;推进浦江生态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幼林抚育,提升林地生态功能。进一步丰富林地生物物种多样性,营造自然的生态系统,减少后期养护,研究启动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野生动物保护活动,不断拓展绿化服务内涵,营造闵行优美人居环境,培育城区“碳中和”能力。
(4)“三防体系”建设
加强防火、有害生物防控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8个国家、市级测报点的改扩建和5个监测点建设,确保城市生态安全。
2、开展土壤污染防治
开展全区土壤污染本底调查,完成基本情况普查。根据土壤污染调查结果,确定土壤污染重点区域,选定1个示范点开展修复试点。开展土壤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的动态监测,将土壤污染的长期监测面扩展到15个点。
(八)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以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建设为平台,拓展环保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的平台和渠道,开展多层次生态创建,推动闵行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取得初步成果。到2015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本覆盖全区各大园区、社区、学校、企业;绿色学校比例达到40%以上、绿色小区比例达到45%以上;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基本建成政府、企业、公众相互合作、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
1、加强宣传教育
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知识宣传教育,特别是重点区域(如城郊结合部)和重点群体(如外来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违法行为,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2、深化生态创建
积极开展生态镇、生态村、环境友好小区、环境优美村创建,建成一批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商场、花园单位等。巩固创建成果,完善生态创建的长效管理机制。根据《闵行区建设生态文明规划》,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组织体系和推进机构,制定建设生态文明工作方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推进。
3、推进公众参与
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的领域和途径,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公众参与度。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加大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力度,提升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发挥模范作用,来引导全民参与闵行区生态文明建设。
五、规划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进一步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环保管理组织领导体制,完善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综合协作机制,重在落实责任和形成合力。按照“重心下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环境保护机构,充实基层环保队伍,加强环境管理。建立和完善环境绩效综合评估考核机制。强化闵行区生态文明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机制,深化和强化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中的环保指标,加强考核结果在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工作中的运用。建立环境问责制,评优创先活动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建立完善环保项目进展完成情况定期跟踪评估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梳理项目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二)监管能力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环保、水务、绿化监督管理体系。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和区域环保监管实际需求,加强环境监测、监察、辐射监督、信息、宣教能力建设,建成集环境监测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应急指挥监测中心等为一体的环境监测监控中心。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完善部门间协作机制,提高预警监控和应急反应能力。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保障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继续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以执法促治理,以执法促投入,以执法促重点环境问题的解决,以执法推动环保工作,提一步提升执法的威摄力和有效性。
(三)资金投入
加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十二五”期间,全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投资总额要保持在GDP的3%以上。探索社会化投资模式,采用多种融资方式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争取包括市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社会集资及国外资金等的多方筹资。
(四)政策机制
深化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机制和手段,建立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反映环境成本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加大环境质量改善、污染减排、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出台产业导向指南和工业区落户企业环境标准,严禁“两高一资”落户。制订相关的财政和金融税收优惠政策,优先引进符合发展导向的优势产业和补链产业。健全水源保护区和农村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机制,探索污染排放总量有偿使用等新机制。逐步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扩大排污收费范围。
(五)科技支撑
加大对环境科技研究的扶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解决闵行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域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为“十二五”环保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重点开展扬尘污染控制、交通噪声控制、工业区有机废气控制、河道生态修复、土壤污染防治、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等课题的研究。依托高校资源,建立环境科技应用促进中心,发挥产学研一体化优势,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培训与宣传、经验推广等工作,加强环境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六、具体项目及投资匡算
参见下表。
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项目库
注:1、本表所列项目为“十二五”计划项目,具体实施以纳入区政府年度投资计划为准;
2、项目预计投资包括市、区、镇(园区)三级投资
领域
| 类别
| 序号
| 项目
| 主要内容
| 责任单位
| 预计投资(万元)
|
牵头单位
| 实施单位
|
水环境保护
| 饮用水安全
| 1
| 水源保护区专项整治
| 完成一级保护区内现有单位清拆,关闭二级水源保护区内高风险企业及排污口
| 区环保局
| 相关镇、街道
| 4500
|
2
| 集约化供水改造工程
| 重点解决马桥、华漕两个镇的集约化供水改造,铺设供水管网共计约335公里
| 区水务局
| 相关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 24000
|
3
| 居住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 完成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居住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 区水务局
| 相关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 54000
|
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 4
| 污水管网建设工程
| 完善全区污水收集系统和三级管网,加快完成浦江镇、大虹桥、南方商务区、莘庄商务区、七宝商务区及大型居住社区等污水管网配套工程建设,新建污水管网60公里
| 区水务局
| 相关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 29800
|
5
| 外围泵闸工程
| 新建友谊河、周浦塘、六磊塘、龙尖嘴、南新泾、俞塘、周泾港等7座泵站
| 区水务局
| 市城投公司
| 43000
|
6
| 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置
| 推进闵行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以上,污泥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择机建设区内北部、南部和东部3座规划的通沟污泥转运站
| 区水务局
| 区水务局
| 3000
|
7
| 居住小区雨污混流改造
| 完成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的老居住小区雨污分流改造
| 区水务局
| 相关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 48000
|
水环境保护
| 河道整治
| 8
| 重点河道整治工程
| 整治重点河道21条段,总长约50公里
| 区水务局
| 区城投公司
| 247300
|
9
| 骨干河道疏浚工程
| 疏浚骨干河道总长约127公里
| 区水务局
| 相关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 22800
|
10
| 其他河道整治工程
| 整治河道总长约35公里
| 区水务局
| 相关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 34500
|
水环境监管
| 11
| 水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完善工程
| 完善现有市、区两级水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市、区在线监控数据联网共享
| 区环保局
| 区环保局
| 630
|
12
| 重金属污染源在线监测及监控系统建设
| 对全区重点重金属污染源单位,安装重金属在线监控设备,并实现并网连接
| 区环保局
| 区环保局
| 900
|
大气环境保护
|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控制
| 13
| 清洁能源替代
| 对10蒸吨/小时及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和炉窑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改造
| 区环保局、区发展改革委
| 相关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 1400
|
14
| 高污染燃料锅炉脱硫、脱硝或低氮燃烧改造
| 推进20蒸吨/小时及以上高污染燃料锅炉脱硫、脱硝或低氮燃烧技术改造
| 区环保局
| 相关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 600
|
15
| 扬尘污染控制区巩固
| 持续加强堆场、码头、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整治
| 区建设交通委、区绿化市容局、区环保局
| 相关镇、街道
| 1050
|
餐饮业污染控制
| 16
| 餐饮业污染综合整治
| 推进餐饮业集中区域油烟扰民问题的深度治理
| 区环保局
| 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 250
|
17
| 重点地区餐饮企业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营
| 推进1000家餐饮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营
| 区环保局
| 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 420
|
大气环境监管
| 18
| 大气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
| 对20吨/小时及以上锅炉、炉窑安装在线监控设施
| 区环保局
| 区环保局
| 360
|
19
| 大气自动监测站建设
| 建成浦江镇、莘庄工业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3个大气自动监测站
| 区环保局
| 相关工业区
| 450
|
大气环境保护
| 大气环境监管
| 20
| 有机废气自动监测系统建设
| 选择有机废气集中园区逐步推进VOC自动监测系统建设
| 区环保局
| 相关工业区
| 450
|
21
|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 在交通干道周边设立1-2个大气环境预警监控点
| 区环保局
| 区环保局
| 600
|
噪声与电磁辐射污染治理
| 噪声污染防治
| 22
| 声屏障建设
| 在沪青平、外环线、莘奉金高速等干道未安装声屏障的噪声敏感区安装声屏障
| 区建设交通委
| 市公路管理处
| 9000
|
23
| 低噪声路面建设
| 完成顾戴路、吴中路、金都路等12公里路段的低噪声路面改造
| 区建设交通委
| 区城投公司
| 9600
|
辐射污染防治
| 24
| 辐射安全在线监控系统建设
| 建立核技术利用单位信息库,建设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对放射源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建设辐射安全在线监测网络及其操作平台
| 区环保局
| 区环保局
| 220
|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
| 生活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 25
|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系统
| 建立餐厨垃圾、大件垃圾、绿化垃圾、菜场垃圾、装修垃圾等独立收集系统,实现居民小区的“2+3”分类及分类收集系统
| 区绿化市容局
| 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 18500
|
26
| 闵吴垃圾码头集装化改造及中转站建设
| 完成原闵吴垃圾码头集装化改造及建设15吨级大型垃圾中转站日处理规模2500吨
| 区绿化市容局
| 区绿化市容局
| 17500
|
27
| 固废利用处置中心建设
| 建成有机垃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及储存转运中心
| 区绿化市容局
| 区绿化市容局
| 20000
|
28
| 简易垃圾堆场封场与生态修复
| 完成浦江、华漕、颛桥等镇生活垃圾简易堆场的安全封场,并开展生态修复
| 区绿化市容局
| 相关镇
| 3000
|
29
| 恶臭在线监控系统建设
| 在大型站、场安装恶臭在线监控设备
| 区环保局
| 区环保局
| 150
|
工业污染防治
| 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
| 30
| 劣势企业淘汰
| 加快推进工业区块外重点区域内化工石化、医药制造、橡胶塑料制品、纺织印染、金属表面处理、金属冶炼及压延、非金属矿石制品、皮革鞣制、金属铸锻加工等九类高能耗、高污染劣势企业的调整退出
| 区经委、区安全监管局、区环保局
| 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 14400
|
工业污染防治
| 工业企业升级改造
| 31
|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 推进闵开发、漕开发、紫竹等工业区开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
| 区环保局、区发展改革委、区经委、区科委
| 相关工业区
|
|
32
|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 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5年累计完成50家以上
| 区环保局、区经委
| 区环保局
区经委
| 500
|
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
| 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
| 33
| 化肥农药减量化
| 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及有机肥;农田化肥施用强度低于510公斤/公顷,农药低于520克/亩
| 区农委
| 相关镇
| 2160
|
34
| 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
| 推进化肥、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包装物回收率达60%
| 区农委
| 相关镇
| 100
|
养殖业污染治理
| 35
| 规模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场建设
| 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水产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和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100%
| 区农委
| 相关镇、规模化畜禽场、
水产养殖场
| 250
|
36
| 散养畜禽牧场治理
| 完成74家分散养猪户综合治理
| 区农委
| 浦江镇
| 1000
|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 37
| 村庄改造
| 完成近2800户农户的改造任务
| 区农委
| 相关镇
| 8000
|
38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 结合全区村庄改造计划,对约4500户农民的生活污水采用纳管或地埋式收集处理
| 区农委、区水务局
| 相关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 9700
|
生态绿化建设
| 城镇绿化和林地建设
| 39
| 外环生态专项建设
| 完成129公顷绿带建设
| 区绿化市容局
| 梅陇镇
莘庄镇
| 28160
|
40
| 浦江森林公园
| 完成公园内部功能提升,增加基础设施,优化公园结构,提升公园服务能级
| 区绿化市容局
| 浦江镇
| 14000
|
41
| 闵行文化公园
| 完成公园建设、服务市民,实现外环线500米林带合拢
| 区文广影视局
| 区绿化市容局
| 33500
|
生态绿化建设
| 城镇绿化和林地建设
| 42
| 立体绿化建设
| 完成25公顷立体绿化建设
| 区绿化市容局
| 区绿化市容局、相关镇
| 7000
|
43
| 公共绿地、林地建设
| 完成250公顷绿地林地建设
| 区绿化市容局
| 区绿化市容局、相关镇
| 28571
|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意识培育
| 生态创建
| 44
| 生态镇创建与巩固
| 全区生态镇比例达到80%以上
| 区环保局
| 各镇
|
|
45
| 生态村创建与巩固
| 全区生态村比例达到64%以上
| 区环保局
| 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
|
绿色创建
| 46
| 绿色学校创建与巩固
| 巩固和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全区绿色学校比例达到40%以上
| 区教育局、区环保局
| 区教育局
| 50
|
47
| 绿色小区创建与巩固
| 巩固和开展绿色小区创建工作,全区绿色小区比例达到45%以上
| 区环保局
| 各镇、街道
| 25
|
生态与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建设
| 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 48
|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 建设集环境监测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应急指挥监测中心等综合功能的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大楼;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环境污染报警与监控系统;开展辐射环境监测、监察、应急等能力建设;建立基于GIS的融环境审批、监管和排污许可为一体的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 区环保局
| 区环保局
| 6780
|
水务管理能力建设
| 49
| 水务监管能力建设
| 建设和完善水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排水泵站远程监控系统、水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水文信息系统等;完善水位、水质、流量、雨量等水文信息监测系统
| 区水务局
| 区水务局
| 2740
|
绿化管理能力建设
| 50
| 绿化林业监管能力建设
| 建立绿化林业GIS信息数据库,融行政管理、审批、执法为一体的绿化林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绿化环境预警与监控系统,并建立预防、监测、防治体系
| 区绿化市容局
| 区绿化市容局
| 100
|
合计
|
|
|
|
|
|
| 753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