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年文教体事业持续发展,老年人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1、老年文化。闵行区各涉老单位及部门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贴近老年人生活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全区有各类老年文艺团队1275个,参加人数2万多人。
2、老年教育。 2010年,区老年大学办班90个,学员2045人;全区各街镇老年学校办班307个,学员9330人;居村委办学点共开设课程班2162个,学员达44073人,老年远程教育集中收视人数25580人;为老年人拓展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3、老年体育。全区共有社区健身苑13个,健身点896个,老年人体育队伍954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3.6万余人。
(五)老年维权网络基本形成,老年人合法权益有效维护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了老年维权组织机构建设,四级维权网络基本形成,老年维权工作实现全覆盖。全区现有165个老年维权岗,60个老年维权载体,34个闵行区“和谐家园”法制宣传站(点),13个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的司法信访综合服务窗口都设有老年维权岗;有600个人民调解委员会、329个“法律夜门诊”、490个法律援助联系点,这些组织机构在不同程度上承担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职责。5年来,本区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老年人法律援助624人次,解答老年人法律咨询1688人次,各级调解组织为老年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947件,涉老纠纷的调解率达 98%,从而有效地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十二五”期间闵行区老龄事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闵行区老龄事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十一五”期间。2010年底,本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21.48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2.2%;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3.45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6.1%。“十二五”期间,闵行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据预测,“十二五”期间,闵行区每年将递增1.6-2.16万老年人,至2015年,闵行区户籍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30.4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8.12%(预测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4万人)。
(一)闵行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闵行区老年人口情况将呈现出区域性的人口发展特征,主要有:
1、区域内大量本地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据初步统计,闵行区农转非的老年居民已达38000人。同时,由于农村年轻人向城区迁徙等原因,农村地区产生大量空巢老人。
2、大量中心城区及非户籍人口导入。其中包括由于本市中心城区的动迁等原因迁入的非本区户籍人口和常住非上海户籍人口。其中老年人占据相当比例,这一人群亦是本区为老服务事业发展规划中所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
3、支内支边退休职工大量增加。闵行区是本市上世纪50-60年代大型国有企业较多的地区,又是人口导入区,这部分人员的回沪定居将大量入住闵行(截止2010年底已达到32890多名,累计补贴资金超过1.88亿元),随之而来的生活补贴标准的提高等问题将日渐突出。
4、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已进入养老阶段。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减轻了中国的人口压力,同时,少子化带来的家庭养老照料的弱化和独生子女父母为主体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日益显现。上海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开始依次进入老年阶段,“十二五”期间增加的老年人中,八成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闵行作为上海的一个区域,同样将在全国最早面临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
上述特征对于“十二五”期间和相当一段时期内本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对本区老龄事业发展提出许多特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