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上海市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契机,发挥紫竹区域高校科技资源、研发机构聚集等优势,深化“三区联动”机制,抓住“产学研合作”关键点,走通“聚集-融合-提升”路径。
1、共建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功能定位方面,依托“大紫竹”地区高校、科技园区、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人力资源聚集优势,重点聚焦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新材料、数字光电技术以及健康医疗等四个产业领域,建成面向国际、服务上海和长三角“技术创新源,产业孵化器”。开发建设方面,按照“政府推动,高校支撑,市场主导,开放运作”的原则,积极探索产研院共建机制、收益平衡机制,建设一批研发平台和加速器载体。项目管理方面,重点挖掘区内外高校、研究院所国家重大专项、863专项等面向产业化的研究成果,吸引一批行业领头企业与高校合作研究项目,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其领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项目,向产业化方向延伸开发,重点通过小试、中试,打通生产工艺,实现产业化。建设目标方面,“十二五”期间,形成若干重大项目,孵化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和产品。
2、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本区六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以行业龙头或骨干创新型企业为依托,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技术支撑,构建战略联盟,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结合新机制,促进区域优势产业与高校重点学科充分双向互动、产业集群与创新集群双向互动。“十二五”期间,重点在太阳能光伏电池、风能、智能电网、卫星导航、锂电池、大飞机、半导体照明等领域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建设“大紫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区。推进科技创新核心区建设。继续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重点学科建设,支持上海电机学院和东海学院提升办学质量。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引进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品牌专业,积极发展国际高等教育。继续引进一批国家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研发机构,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实力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进一步向紫竹园区聚集一批高能级的科技资源。推进技术溢出承接载体建设。加强科技资源与区域内紫竹大学生/教师创业中心、沧源科技园、吴泾科技园、LED照明产业专业孵化器等联动,进一步优化各园区的产业结构,按照专业孵化器、加速器的功能要求,形成精细化工研发孵化基地、生物医药研发孵化基地、半导体照明研发孵化基地,促进创新集群发展。推进吴泾化工区转型发展。进一步压缩大宗化工品生产规模,迁入华谊集团总部和中央研究院。充分利用现有化工装置,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化工集团的研发机构,建立国际精细化工研发中心。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和联合培养人才。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公共科技资源进一步面向企业开放,推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技术成果。推进高校和企业人才相互兼职、双向流动,推动高校学生到企业实习、见习和工作,推动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推进适宜创新的配套环境建设。推进15号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区域公共交通资源配置。加快启动紫竹小镇、森林半岛等生活配套区建设,积极推进“浦江第一湾”滨江生态公园建设,加快推进相适应的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逐步在大紫竹区域形成能迸发创造灵感、激发创新活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四)建设科技投融资体系,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
抓住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机遇,推进科技与金融互动,破解制约技术创新的投融资瓶颈,构建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价值实现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加速提高技术创新效益。
1、积极推进“天使投资”。加强与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会合作,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或私人资本投资“天使基金”,开展“天使投资”。
2、建立创业投资引导体系。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进专业的创业投资管理团队,针对闵行区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领域,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引进和培育10家左右具有专业投资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在区内集聚形成30-50亿元规模的创业投资资本。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支持一批创新项目加快转化,形成新兴产业,扶持一批创业企业快速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
3、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加强与银行、社会中介组织合作,共同构建集知识产权评估、咨询等内容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服务平台。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引入融资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积极促成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形成一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工作机制,形成一批成功融资案例。
4、探索推进多渠道科技投融资创新。加强与银行、融资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等合作,探索开展股权质押融资、应收款质押融资、履约保证保险贷款、订单信用融资、投贷联动、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计划、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股权代办转让等融资手段,密切科技与金融结合。
(五)完善创新服务体系,营造技术创新良好环境
1、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围绕区域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根据企业需求和构建创新集群的需要,完善现有的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清洁能源、清洁发电等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研发服务资源,市区联动,区校合作,“十二五”期间在卫星导航、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数字媒体、物联网等产业技术领域再建设一批共性技术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创新创业服务。
2、提高科技创新服务的有效性。强化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实施管办分工、分离,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完善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做实、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驿站、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创业、科技咨询等服务工作。推进科技服务的信息化。建立并完善科技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科技项目申报、评审、跟踪、验收网上一体化运作,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建立科技政策受理信息平台,深化科技政策一口服务制度,实现科技政策受理、内部流转、兑现、监督网上一体化运作,增强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科技政策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