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强土地储备和控制管理
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对沿江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统一管理,加快了土地收储和出让,完成了40余家企业的土地收储任务,约94公顷,完成了土地出让约50公顷。同时,对沿江文物保护项目进行了梳理,达40处,完成修复保护修缮利用项目近10处,累计保留面积达6万平方米。另外,对沿江企业园区的招商、租赁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认真按照征询程序办理相关手续,五年来共办理征询手续近200余件,有效地控制了滨江企业的无序租赁和发展。
5、推进项目启动和配套建设
2008年1月11日,渔人码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杨浦滨江综合开发正式启动;2009年,渔人码头二期、上海世博会秦皇岛路站水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等重点项目相继启动,同时,二、三街坊,杨树浦水厂扩建,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上海知识产权园,东方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也正在建设,实现了滨江开发“点上突破”的目标,有效地推动了滨江岸线综合开发工作实质性的启动。同时,改善了市政基础设施,建成隧道2条,完成防汛墙改造6.6公里,桥遂设施、道路建设完成近17公里,公共绿地完成2.3万平方米,为滨江开发提供了基础配套保障。
6、鼓励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
对有能力进行发展和开发的沿江大中型企业,例如,杨树浦水厂、水产集团、国棉十七厂、上海电缆厂、上海机床厂和上海柴油机厂等,政府从规划功能布局和产业转型等方面给予指导,并创造有利条件,推进大中型企业存量资产进行再利用和开发,加快产业调整和功能转型,激活了企业发展的活力,同时也为区级财政收入创造了价值,又缓解了目前的就业压力,也使开发主体从中得到实惠,实现了多赢,使存量资产“活起来”,促进了滨江产业功能的转型发展。
7、努力服务世博和提升景观
围绕“依托世博、服务世博”和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的发展主线,杨浦滨江凭借知识创新区的内涵,充分挖掘百年工业文明的文化底蕴,在迎世博600天行动中,加快推进滨江岸线32家企事业单位的环境整治工作,总投资近2亿元,完善了市政道路、绿化建设、景观及灯光等工程建设,有效提升了滨江岸线的整体形象,成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景观区域,提升了杨浦滨江的生机和活力。
(三)存在不足
从前期的工作实际情况和对滨江开发的要求,以及杨浦知识创新型城区建设的标准看,还存在着以下不足及瓶颈:
1、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有待提升
在推进滨江规划深化的同时,显露出以下主要问题:功能定位与其它区县同质,区域特色不够突出,单一项目建设与整体规划的衔接有待提高,滨江与腹地、水域与陆域的区域联动有待提高,地下、地上空间的立体整合利用率不高,由于滨江土地权属较为复杂,以工业厂房为主的工业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发展的思路不统一。因此,要通过规划修编和城市规划设计来明确杨浦滨江发展主题以及整体规划,在总体规划下有计划地分步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