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与友好城区的合作交流。梳理现有友好城区,整合相关资源。建立友好区(市)政府部门间对口联络协调机制,有序组织代表团赴兄弟区(市)学习考察,推进友好城区(市)政府间合作协议的落实。加强与市、区有关部门的联络与协调,促进双向交流与合作。
--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根据《长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主动参与和推动长三角地区间的合作,不断完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以异地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深化产业调整、优势互补的经济合作,努力实现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
--拓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合作。学习借鉴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及创新发展经验,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深化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内容,尤其是加强新型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合作。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重要媒介,推进多领域、多层次的国内合作交流,重点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旅游、会展、物流、交易市场等现代服务业的合作,吸引东部地区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来沪发展壮大。
--加强与驻外机构和驻沪机构的联络。加强上海各驻外办事机构、外地驻沪办事处、各地驻沪商会的联系,提高为兄弟省区市来沪开展经贸活动提供服务的水平。
--广泛利用合作交流渠道宣传杨浦。着力加强杨浦“三个百年文明”历史、“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战略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新成就的宣传推介力度,树立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新形象,努力成为展示杨浦形象的重要窗口,为杨浦的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三)建设杨浦中小企业总部园区,推动异地园区稳妥发展
在杨浦(大丰、海安)异地工业园区初步实现企业“有序转移”的发展战略后,建立杨浦中小企业总部园区势在必行,同时不断拓展和完善异地工业园区合作建设模式,实现“回归提升”的发展目标,真正形成“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产业格局。
--建立杨浦中小企业总部园区。以杨浦中小企业总部园区为载体,进一步发挥和深化异地工业园区效应。坚持“企业运作、市场机制、服务经济”的原则,通过聚集人才、资本、资源、信息等总部资源要素,实现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集约化互补、互动共享,切实培育出一个有前途、有活力、有竞争力的总部经济园区。
--探索和完善异地园区合作建设机制。建立和健全两地三方政府会商工作机制、园区管理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强化园区领导机构的工作职责,整合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与服务资源,完善园区管理服务制度,形成工作合力。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