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富裕,要求进一步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2008年上海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国际中上等地区水平,开始进入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新阶段。未来五年上海全市以及杨浦的经济发展仍将保持较快的速度,意味着社会财富将进一步积累扩大,并可为促进就业、提高保障,实现“富民、惠民、安民”,提供更强的物质保障,将进一步拓展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空间。
加快杨浦结构转型,努力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要求进一步发挥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保障作用。未来五年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上海全市以及杨浦的经济结构调整都将进入关键时期。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的转型发展,传统城区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转型发展,必然伴随着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功能调整,并有可能引发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如结构性的就业矛盾、社会福利的供需矛盾等。只有在夯实全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基础上,构建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加快实现杨浦的转型发展。
(二)面临挑战
“十一五”期间杨浦区在促进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发展成效,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促进就业、发展社会保障的任务仍很艰巨,尤其是未来的经济发展波动性加大,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将面临各种新的挑战。
一是就业矛盾依然存在。“十二五”时期的转型发展必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由此必将引发新的就业矛盾;区域经济受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加大,也将带来新的下岗失业人群;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外来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必然影响本区就业人群的就业机会。本区的就业总量矛盾不容忽视。
二是创业难度趋于加大。各地都在倡导、扶持高新技术创业,创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创业缺乏实践经验,创业成功率较低,因此必须丰富创业人群,引入更具实践经验和创业激情的海外创业人才和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增强创业带动就业的活力。
三是劳动关系更加复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事业单位改革深化,以及劳动者更加追求体面劳动和劳动权益,新生代外来从业人员成为外来从业人员主体力量,都会带来复杂多变的劳动关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任务艰巨。
四是职业培训有待提升。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劳动者素质难以有效适应转型需求,劳动者就业与职业转换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职业培训项目不能满足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配置需要,劳动者技能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五是社会保障任务艰巨。全区的社会保障工作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失业人群年轻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外来从业人员群体和“外来从业人员第二代”群体客观上已经成为杨浦社会成员组成中的重要部分,满足他们的民生诉求,提高城保覆盖面,将成为社会保障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十二五”时期杨浦区促进就业与社会保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区联动、创新驱动,加快推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经济社会发展主线,更加重视民生发展,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创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好市场、政府、社会的作用,不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着力建设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认真落实《
社会保险法》,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适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努力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基本原则
1、服务发展、相互促进
把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保障和重要任务。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大局,拓展就业渠道,稳定社会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产业调整;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保障社会和谐。把提高市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目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