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强化科教和人才支撑。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加大财政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加快构建以高新区和经开区为龙头,县(市)经济开发区为支撑的区域创新体系,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责任单位:市科技局*,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实施一批国家和省科技项目,研发和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企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质监局,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以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为目标,着力提升基础教育,做大做强职业技术教育,突破性发展高等教育,支持襄樊学院建成综合性大学,把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办成一流的国家骨干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襄樊学院、襄樊职业教育学院)。以建设全省人才强市改革试验区为抓手,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实施“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经信委、市农委)。
(二十一)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推进“阳光新政”工程化建设,力争成为全国行政审批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城市(责任单位:市监察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府各部门)。充分利用众多“国牌”赋予的政策空间,创造性制定个性化政策,创造一流的政策环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质监局、市人社局、市汽车办、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着力引进和建设一批国家级研发、设计、检测、中介服务等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创造一流的产业配套环境(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法治政府,促进司法公正,保障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创造一流的法制环境(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司法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责任单位:市社管办*、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努力把襄阳建成全国软环境最优城市(责任单位:市监察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直各部门)。
(二十二)加强团队建设。着力建设勇于担当、开放包容的干部团队。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打造以民为本、开放创新、勇于担当、团结合作、执行有力、群众公认的领导集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坚持重视基层、鼓励干事、注重廉洁的选人用人导向,凝聚力量促跨越(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着力打造合作共赢、奋发图强的企业家团队。实施企业家培育计划,造就一批根植本土、胸怀全球的企业家,引进集聚一批国内外行业领军的知名企业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委组织部)。着力打造遵规守法、爱我襄阳的市民团队。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把建设“四个襄阳”的美好蓝图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统一起来,引导全市人民共同开创省域副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的美好未来(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司法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襄阳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