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创新旅游管理,保障旅游安全。
继承发扬行之有效的世博旅游管理机制和方法。学习世博园区旅游人数实时统计制度,探索建立全市重大旅游景区(点)旅游人数统计体系。总结完善世博旅馆安全联动管理机制和经营情况通报机制,实现常态化、属地化旅馆管理,保持对全市旅游住宿资源统一调控的能力。巩固网络化行业信息监管机制,完善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团队等监管信息系统,加强对旅游团队组织、运营、服务等环节的跟踪,保持高效的应急处理机制。继续完善导游使用和管理系统,做到人员调配有序,服务质量有评价,有跟踪。巩固和放大世博旅游管理效应,加强和改进旅游市场管理,形成健全高效的常态管理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旅游目的地评价和监督管理机制。挑选培养第三方评价机构,完善评价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强化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管理水平,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和整治的力度,理顺和加强旅游、工商、公安、文化、卫生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重点开展对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的专项治理行动。着手建立上海旅游电子合同服务管理系统并进行试点,增强合同的规范化管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旅行社及其分支机构的管理,完善旅游统计。开展“啄木鸟行动”,加大旅游市场暗访监督力度。健全投诉处理机制机构,完善由市区旅游、质监、工商等部门,以及消费者保护组织、旅游企业组成的分级投诉处理体系,建立网络、电话、信函等多种投诉渠道,建立旅游投诉定期通报机制,方便游客维权。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对旅游推荐服务单位重新审定,清理整顿,制定服务标准,加强人员培训,对社会公示,开展诚信旅游创建活动。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强化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建立健全旅游安全运行保障机制。始终把旅游安全放在首位,提高旅游企业和游客的安全意识,强化旅游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以旅游交通、旅游设施、旅游餐饮安全为重点,建立经常性、制度化的各类不安全隐患检查排查机制。深化旅游应急预案和应急体制、机制建设,严格执行《上海市处置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推动建立旅游应急救援网络和机构,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加强旅游企业消防、卫生、治安等方面的实战演练,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继续完善和推进全市旅行社责任险统保工作。
八、加大旅游行风和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开展旅游优质服务活动。拓展旅游行业上海名牌评审和名牌战略工作,与中小企业联合会合作,结合上海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适时调整旅游名牌企业的评定标准,扩大名牌企业的范围,推进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提高旅游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商标意识,提高旅游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的社会知晓度。
加强机关干部和作风建设。建设学习思考型机关,学习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学习本市相关行业的先进工作方法,推广旅游管理干部“跨前一步”工作法。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培养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多面手。加大各级旅游干部培训和交流的力度,使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增强政务公开的服务水平,在2011年实现“上海旅游”政务网与相关的“上海会展”、“上海旅游节”、“上海旅游行业管理与诚信建设”、“上海旅游质量监督”、“上海旅游人力资源”等网站的整合与链接,探索政务信息进入全市旅游咨询中心、集散中心的多媒体终端,扩大上海旅游局政务信息公开的覆盖面,提高服务效能。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着力提高广大公务员的廉洁自律意识。
加大行业队伍建设力度。加强中高层管理者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和紧缺人才队伍、一线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创新传统业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形式,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适合旅游新兴业态发展的需要,开发新型和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项目。进一步提升和发挥上海旅游讲坛的作用,推进旅游管理干部网上在线学习。建立金牌导游员长效管理机制,并以此为引领,加强对旅行社领队和签证专办员的专项培训,推进优秀服务员、驾驶员队伍建设。探索旅游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旅游培训投入,开展旅游人才示范基地创建,发挥旅游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体作用。加强与旅游院校的联系,指导旅游职业教育和学科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市场适用的旅游人才。
九、深化区域旅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