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市2012年度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对口有关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邯郸市2012年度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二年二月
邯郸市2012年度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
为了搞好美国白蛾防治,保护我市森林资源,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市2011年美国白蛾发生治理情况和2012年发生趋势预测,特制定2012年度实施方案。
一、2011年美国白蛾发生防治情况和2012年发生预测
2011年,我市美国白蛾发生面积为1.6033万亩,涉及4个县34个乡(镇)258个疫点村(详见附表1),成安县、广平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实现灭疫。主要危害树种有杨、法桐、榆、臭椿、柳、桑等树种。市、县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邯郸市2011年度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要求,强化组织领导,逐级落实责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药剂防治、人工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实现了城区、交通要道两侧、行政区交界带等区域有虫株率0.03%,村庄及周边地区有虫株率1.02%;发生区实现防治率100%,监测覆盖率100%,产地检疫率100%;未发生区加强监测,没有新疫情发生,远远低于省下达指标。
我市美国白蛾发生区域主要分布于东部平原地区,且点多、面广,加之近年所植树木大多是杨树纯林,林分自身抵抗虫害能力降低,又由于其食性杂、传播途径广、繁殖速度快,根据越冬虫情调查,预测2012年我市美国白蛾发生面积将达2.6万亩。
二、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遵循“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分类施策、属地负责、联防联治”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落实各级政府的防治责任,重点突出抓好县、乡、村三级防治责任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疫情监测、检疫监管,依法科学治理,重防第一代,实行专业队防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查防,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严防美国白蛾疫情扩散蔓延,维护我市林业生态安全。
三、防治区划
根据各县(市、区)所处的区位情况,2012年全市划分为防治区和监控区。
(一)防治区
防治区包括大名县、魏县、馆陶县、邱县等4个县。防治区又分为:
1、城区、通道两侧等重点防控区:指美国白蛾发生区内省级以上公路、铁路主要绿色通道等重点区域。全市美国白蛾发生区内,涉及4个城区,林木面积1.2730万亩;省道4条,215.1公里,两侧绿色通道林木面积2.1107万亩;国道2条,83.5公里,两侧绿色通道林木面积1.7140万亩。共涉及林木5.0977万亩。
2、经济用材林:指经济林、用材林等片林。全市美国白蛾发生区内片林发生面积1.6033万亩,其中魏县0.1297万亩,大名县1.2540万亩,馆陶县0.2181万亩,广平县0.0015万亩。
3、村庄四旁树:全市美国白蛾发生区内涉及258个村。其中大名县185个村;馆陶县36个村;魏县35个村;邱县2个村。
(二)监控区
监控区分为重点监控区和一般监控区。重点监控区包括成安县、广平县、临漳县、曲周县、肥乡县、鸡泽县以及环抱邯郸市主城区周围的邯郸县、邯山区、复兴区、丛台区以及马头工业园区和高开区,一般监控区包括磁县、涉县、永年县、武安市、峰峰矿区。
四、目标与任务
(一)防控目标
1、发生区实现防治率达100%,监测覆盖率100%,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率100%。
2、加强美国白蛾防治,控制危害程度,压缩发生范围;主要风景名胜区、交通要道两侧及重大活动场所周边等关键部位,平均叶片保存率95%以上,村庄及周边等其它地区平均叶片保存率80%以上。
3、未发生区一旦传入新的疫情,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除治。
(二)防控任务
主要绿色通道和景区、片林实施喷药防治;城区实施剪除网幕等物理防治,辅助喷药防治;其它片林、村庄四旁树等实施人工物理防治和地面喷药防治。全年计划防治23.0931万余亩次。设立369个监测点,配置杀虫灯281台,性诱剂1万个,设立查防员1397名。
1、防治区
(1)药剂防治作业面积22.2951万亩次,其中大名县9.2262万亩次、魏县2.1534万亩次、馆陶4.0749万亩次,邱县6.8406万亩次,防治时间、地点详见附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