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增加农民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提高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额度,增加对农民的消费补贴,提高农民养老金、救济金以及新农合报销待遇,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土地财产权属,稳步引导农村土地市场化、集约化、资本化运作,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权交易市场,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开展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大牲畜和大型农用生产设备等多种形式的抵押贷款,盘活农民资产,拓宽租金、股金、红利等财产性收入渠道。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进沿淮易涝低洼地治理,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进行农村沟河清淤和塘坝扩挖。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升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和农机装备,积极开发和推广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努力提高农机化水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广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模式。
2.提高水利保障能力。进一步推进治淮建设。加快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和水阳江、青弋江、滁河等主要支流治理,分类治理长江洲滩圩垸。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争取实施下浒山、月潭、汤村、扬溪源等大中型水库工程。完成全省18座中型水库和列入规划的168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开展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22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开展中小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优化水资源配置,研究建设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引江济巢和淮水北调工程,积极推进引淠入肥、引淮济阜等区域性调水工程。加快建设城乡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大力推进雨洪资源安全利用。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崩岗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实施水污染严重河湖综合治理与修复。
3.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农网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基本解决农业生产用电短缺问题,确保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以完善网络、提高技术标准为目标,重点实施县乡道路升级改造、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和安保工程建设。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加快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工程建设,积极推广太阳能、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场、垦区危旧房改造。
4.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化。按照严格保护耕地、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科学编制村镇、新型农村社区和土地整治规划,稳妥推进国家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试点省建设,将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实施村庄合并、农村危房改造、新居民点建设和土地流转,深入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引导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5.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保护村庄自然生态,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做到道路干净、河渠畅通、村居整齐、院落清洁、圈厕卫生。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建立健全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与处理体系。提高农田综合防护林体系和绿色长廊建设水平。实施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加强森林防火、林木种苗和林业技术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黄山松材线虫病防治。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推进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
|